刚刚过去的周末,在北京艺术中心观看高清版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成了市民的艺术新体验。插上科技的翅膀,国家大剧院正通过“第二现场”这一品牌,让高雅艺术透过百城千幕抵达千家万户。
近3000多个镜头精准衔接捕捉演出细节
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被誉为“史上最完美歌剧”,上周六晚,这部经典歌剧通过4K超高清+5.1环绕声技术,在全国30多个城市近百家影剧院同步直播,让上万名观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国际级歌剧演出。
此次《费加罗的婚礼》直播是国家大剧院舞台艺术“第二现场”品牌首次尝试歌剧这一艺术门类的全国性直播。“歌剧融合了音乐、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这也意味着同步直播存在很多技术难度上的挑战。”国家大剧院副院长马荣国介绍,这部歌剧总谱长达730余页,包含近3000个需要精准衔接的镜头,对直播技术提出了极高要求。国家大剧院技术团队自建的超高清直播系统,采用4K画质和5.1声道环绕声技术,通过60余个独立通道进行声音拾取,配合低延迟编码技术,确保了音乐和画面的完美同步。
记者现场体验可以看到,这套系统能精准捕捉舞台上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和服装纹理。“我甚至能看到演员睫毛的颤动,挺逼真的。”来自新疆和田的观众杜慧文表示,希望以后经常在家门口看到第二现场的演出,让高雅艺术融入到生活中。
“第二现场”独特的导赏环节也让观众“大饱眼福”。中场休息时,观众跟随镜头观看指挥家吕嘉解析音乐美学、主演备场等“幕后花絮”。
大剧院第二现场联合协作组成立
从话剧《林则徐》到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第二现场”突破了技术的重重挑战,实现了从初步探索到成熟运营。昨天,国家大剧院舞台艺术“第二现场”联合协作组在国家大剧院北京艺术中心正式成立,首批有35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剧院参与协作组。
协作组成员单位将从四个方面加强合作:深化资源合作,以共建共享促进文化行业发展;强化标准引领,制定舞台艺术“第二现场”行业技术标准;固化工作机制,构建统筹兼顾、高效协作的管理机制;优化商业模式,共创互利双赢的剧院文化消费合作体系。
首批35家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剧院将共同推动“第二现场”项目的常态化发展,联合协作组的成立标志着“第二现场”从单次活动升级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系统,未来还将考虑纳入海外剧院合作伙伴,推动中国舞台艺术“走出去”。
正如一位观众在社交媒体上的留言所说:“这不是简单的技术搬运,而是让艺术真正回归了服务大众的本质。”
本报记者 关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