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鹏)记者昨天获悉,由通州区投促中心主办的“2025中韩创新企业项目交流会”在城市副中心举办。来自中韩两国的科技创新企业、投资机构及产业平台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科技等前沿领域展开对接,共同搭建跨境合作新桥梁。
副中心的活力推介正以多维优势吸引到国际目光。这次活动以通州国际宣传片拉开序幕,展示了副中心作为“千年之城”的发展底蕴。这里不仅拥有京杭大运河的千年文脉,还是国家战略承载地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支点,国家级政策红利在此叠加释放,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与得天独厚的生态本底相得益彰。在产业布局上,副中心聚焦“6+3”产业体系,引领未来发展方向。营商环境方面,副中心致力于打造综合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投资沃土,通过“1+1+N”政策体系、“三大工程”(科创倍增、场景创新、集群培育)以及空间保障(年释放超50万平米)、有力人才支撑(“运河英才”计划)、精准服务(“通通办”平台)等多维举措,为企业提供全周期保障。通州区投促中心方面表示,作为首都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副中心期待与世界各国创新企业深化合作。
这次活动以政企银三方联动,探索了跨境服务生态。邮储银行北京分行交易银行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将依托金融服务优势,为中韩企业跨境合作提供坚实支撑。韩国全南创造经济革新中心创业投资本部相关负责人则表示,韩国企业对通州的数字经济示范区、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政策高度关注,期待以氢能源、生物医疗等领域为突破口,实现技术落地与市场拓展的双重突破,希望以此次活动为起点,与通州乃至中国的创新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伴随着创新项目的路演,各方也展示了技术互补赋能的合作赛道。在项目对接环节,中韩双方7个前沿项目依次路演,集中展现技术落地能力。北京亦心科技有限公司与神笔马良(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带来中国企业在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围绕亦心AI视频、悟空图像软件视频等场景应用进行分享。韩国企业分别展现了燃料电池移动性用氢气供应及再循环模块(该技术已与上汽集团等国内汽车公司合作)、实时食物中毒检测系统与生物接口集成模块、AI驱动皮肤分析智能终端、AI多摄像头物体追踪技术、基于AI的艺术心理检测分析方案等AI技术应用方面的创新情况,凸显了创新技术在民生与心理健康领域的落地应用。首钢基金、通政基金等投资机构代表则介绍了多领域投资方向与多元合作模式,表示愿意为中韩企业在副中心的项目落地、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注入强劲资本动能。
当日,与会企业代表纷纷表示,此次座谈交流气氛融洽、沟通顺畅,打破跨境合作信息壁垒,为双方企业拓展境外市场、实现技术互补提供精准对接平台。未来各方愿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与通州区投促中心等机构及企业的沟通,深化技术研发、产业落地、资本对接等领域合作,进一步强化政企联动,健全政府统筹、市场运作、多元参与的合作模式。通州区投促中心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持续发挥“两区”政策优势,打造“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枢纽,建立中外沟通桥梁,让副中心成为中韩创新要素流动的更佳承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