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关一文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的通知》,全国101个项目入选。其中,建筑领域仅3个项目入围,由北京建院牵头打造的“未来建筑科创中心近零能耗及近零碳建筑示范项目”(即北京建院新总部项目)成为北京市唯一入选的过程降碳类建筑领域示范项目。
科技赋能树立绿色建筑标杆
北京建院新总部项目坐落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张家湾设计小镇,是副中心体量最大的近零能耗、近零碳“双碳建筑”。项目在设计建设中以科技定义建筑,全面贯彻绿色低碳理念,融合多项建筑节能与清洁能源技术,构建2035办公原型建筑新范式。
其核心技术涵盖超低能耗外围护结构、高效电机设备系统、建筑光伏一体化等,突出“技术融合、系统集成、智慧管理”优势。项目计划建设总容量520千瓦的建筑光伏一体化发电系统,部署高效地源/空气源热泵机组,配套车网互动充电桩,实现可再生能源与绿色交通协同发展。同时,智慧能碳管理平台将实现能源精细化管控,预计项目建成后建筑本体节能率达38%,综合节能率70%,年能耗强度降至26千瓦时/平方米以下。
多维创新实践定义未来办公样板
2035年副中心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好房子”应该是什么样的?未来建筑科创中心给出了答案:单平方米造价1万以内,最美观的建筑,最经济适用的建筑,最智能数字的建筑,最绿色低碳的建筑,最安全韧性的建筑,最健康人因的建筑,中国科技创新赋能最多的建筑。
北京建院主任建筑师张聪琦介绍,未来建筑科创中心围绕高效办公、绿色舒适、低碳节能等五大场景,打造智慧建筑原型,应用30多个创新场景。比如在停车领域首创智慧立体停车,存取效率提升25%,“车-路-云”一体化实现无感通行与自动泊车;在健康服务方面引入“深夜食堂”,配备立体有机农场,构建健康服务生态链;建筑环境上,建成副中心首个无障碍环境认证三星级项目,保障通行无差别;生态景观融合心理疗愈,自主研发生态固碳绿植舱,单位叶面积每日固碳22克;办公工位融合人因工程与物联网技术,实现精细化控制,提升员工专注度。该中心以健康建筑铂金级+WELL铂金级为标准,重新定义“健康即生产力”的办公范式 。
带动产业升级输出绿色发展经验
张聪琦介绍,北京建院新总部的“超级皮肤-2035零碳光电维护系统”等建筑部品,均由北京建院联合国内头部建筑科创企业自主研发,以科技创新重塑建筑供应链、产业链。
未来,北京建院将联动北京建工、北京城建等建筑龙头企业,打造“智能建造+城市科技”产业集群,推动张家湾设计小镇产城融合。北京建院以未来建筑科创中心为支点,打造副中心2025至2035高质量、绿色、科技的城市建设原型,撬动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样板建设,为首都、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副中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