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1167期 >2025-04-27编印

全市大中小幼教师来副中心讲述育人故事
运河畔讲好副中心的教育故事
刊发日期:2025-04-27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李若晨 实习记者 张嘉辉)近日,“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第七届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讲述育人故事活动暨首届副中心讲述运河畔的育人故事活动在北京市第二中学通州校区启动。活动由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指导,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

通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侯健美在致辞中表示,依托北京市讲述育人故事活动这一示范引领平台,今年通州区开展首届副中心讲述运河畔育人故事活动,旨在让广大教师们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指南,结合通州区深厚的运河文化底蕴,讲好副中心的教育故事、育人故事。

“活动分为五个过程,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组织动员和启动环节。在5-7月份,各个学校将推荐优秀育人故事,并实现校校讲、区区讲,让更多人被激励,今年9月的教师节前,我们还将开展市级展示活动,并在10-12月进行故事巡讲。”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副会长申敬红介绍,本届活动将更加注重“四个结合”——将启动讲述活动和实践指导结合起来,将专题讲述和综合展示结合起来,将教师讲述育人故事和学生讲述成长故事结合起来,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建设好育人共同体。

来自副中心各个大中小学校的六位教育工作者讲述了自己的育人故事。当漕运文化邂逅游戏课程,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张家湾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张志强把张湾大集搬进了幼儿园中,让孩子们从被动参与者变成了积极探索、主动学习的小能手。

运河边,32438位少年身披绶带,在家乡的不同地标进行着志愿讲解。北京市通州区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工作主理人刘雪分享了运河少年行育人工程的故事。“东方小学四年级学生董乐涵是运河少年行育人工程的一名小小宣传员,迄今为止,他累计完成了100小时志愿服务,向不同的游客宣讲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的历史累计超过了400次。”

作为首都教育的一项重要品牌活动,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讲述育人故事活动自2019年启动以来,每届活动都涌现出大量感人至深的育人故事,生动展示着新时代首都教师的良好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