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关一文)近日,国家大剧院舞台艺术“第二现场”首场直播——原创话剧《林则徐》通过超高清直播技术,同步呈现在全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5家剧院、百余家影院和2所高校,惠及2.5万观众。从新疆戈壁到海南椰林,观众无需远行即可在家门口感受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家国情怀。这一创新举措让舞台艺术与尖端技术融合,突破地域限制,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基层。
此次直播选择与广州话剧艺术中心联合制作的《林则徐》,通过多维度呈现增强观众体验:演出前,主持人周涛通过“第二现场”的第一视角与导演王筱頔展开对谈,带“第二现场”的观众感受到了演出现场观众都欣赏不到的精彩。
演出开演后,倾斜舞台与光影设计、黄河与长江的意象表达,讲述了虎门销烟的历史,通过多机位镜头的精准捕捉观众们可以清晰感受舞台的深厚内涵。中场休息期间,镜头再次直击幕后,濮存昕、徐帆、关栋天等艺术家与主持人周涛分享演出感受,带观众探秘舞台幕后。下半场中,演员的细腻表演与音乐、灯光的协同配合,将戏剧冲突推向高潮。低票价、高质感的体验,让艺术真正走进日常生活。在北京艺术中心小剧场,观众刘女士同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张票几十元,却能享受艺术殿堂的高质量作品,性价比太高。”
自4月初国家大剧院舞台艺术“第二现场”——百城千幕同启计划启动以来,这场以科技为翼、以艺术为核心的文化实践点亮了文化惠民的崭新篇章。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介绍,“第二现场”结合超高清直播、全景声系统、智能导播等技术,是国内覆盖最广、联动影剧院最多、技术环节最复杂的演出直播活动。
在“艺术+科技”领域,国家大剧院构建国产自研超高清实时直播体系,依托自有4K系统,联合北京联通等技术方,打造广播级制播分发体系,支持多种传输模式和终端设备。技术团队透露,直播最大挑战是跨地域信号稳定传输,为此团队用时近一个月完成“地毯式”设备评估、多轮技术测试和网络设备“双保险”升级,确保4K信号采集、导播切换、实时传输各环节零失误,实现演员表情与声音的精准还原。
国家大剧院还探索形成标准化直播流程,未来将总结网络环境、数据参数等要素,制定舞台艺术数字化直播行业标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国家大剧院副院长马荣国表示,“第二现场”是继2019年“4K+5G”“8K+5G”直播、2020年“双演”模式后的又一里程碑,未来计划每年推出6场直播,涵盖多元化艺术题材。首场直播中,超高清信号平稳顺畅,带来“丝滑”观赏体验,标志着艺术传播新模式的成功开创。
“此次实践践行文化惠民精神,以科技赋能艺术,打破‘第一现场’空间局限,拉动文化消费。国家大剧院未来将深化与艺术机构、行业伙伴合作,升级技术条件,推动优秀作品走进千家万户,共建共创美好艺术生活。”马荣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