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如意)春意渐浓,万物复苏。京雄高速上迎来一拨神秘的“客人”—— 一辆L2级自动驾驶功能领航车和两辆L4级自动驾驶重卡车辆组成的“1拖2”混合智能编队正在京雄高速上行驶。红白相间的颜色,成为高速公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京雄高速是北京连接雄安新区的直通高速公路,主线全长约97公里,其中北京段约27公里、河北段主线约70公里。从北京西南五环到雄安新区,全线行驶时间大约1小时,缩短了北京与雄安的时空距离,更见证了中国智慧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硬实力”。
河北高速集团京雄分公司机电管理中心主要负责人齐玉亮介绍,京雄高速规划建设了双向109公里的自动驾驶专用车道,去年11月28日,京雄高速(河北段)首批自动驾驶测试车辆正式发车。目前,自动驾驶处在测试阶段。待技术成熟后,车辆的自动导航、避障以及编队行驶,可提高物流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有“聪明的车”,还有“智慧的路”。京雄高速沿线设置了69处车辆跟踪雷达、69处边缘计算设备、276处智慧车道专用摄像机,以及35套路面状态检测装置、12套能见度检测装置等。这些设备好像“神经末梢”,实时感知车辆、路面和环境信息,并传输给“大脑”进行精准判断。“大脑”就是位于后台的京雄高速智慧监控中心,在这里,工作人员会根据系统实时数据对高速公路进行智能运维管控。它能够毫秒级接收和应用数据,实现“人—车—路—云”的高效信息交互,为驾乘人员提供精准服务。
“平时上下班,两地往返,走京雄高速就能直达,用时1小时左右,道路畅通,不存在拥堵情况,非常方便。”家住北京,在雄安新区从事建筑工作的闫先生说。
高速全程设置了智慧灯杆,夜间驾驶也很安全。据了解,为确保道路安全畅通,京雄高速设有智慧照明灯杆,每隔40米就能看到一根白色灯杆,全线有3700多根,灯杆亮度可以根据天气和车流量状况进行自动调节,灯杆下方设置了LED显示屏,在恶劣天气下,灯杆显示屏能够通过“黄色频闪”预警功能,清晰标示道路边界和走向,辅助驾驶员在能见度低的状况下,准确判断行车位置,保持安全的行车间距,降低交通事故的风险。
同时,京雄高速充分运用智慧管控平台,提升监控系统性能,采用“AI+人工轮巡”方式,对全线视频监控的交通事件分析功能进行训练优化升级,提高了事件发现的准确率,施工区域监管、抛洒物、行人闯入等各类事件准确率达到95%以上。监控员判定风险等级后,实现对重要异常事件“一键触达、秒级推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处理,迅速消除风险隐患。
“京雄高速是雄安新区四纵三横区域高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齐玉亮说,“我们全力打造准全天候通行的智慧高速示范路,为雄安新区建设和服务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有力支撑。”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推进,京雄高速将继续发挥其智慧交通的引领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未来,雄安新区将以创新赋能智能网联交通,营造“聪明的车”与“智慧的路”协调统一的智慧交通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