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1157期 >2025-04-14编印

平原地区极大风速出现在通州西太平庄达11级
狂风肆虐下 副中心无虞
今天傍晚风力将明显减弱,此次大风天气结束
刊发日期:2025-04-14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1-1.jpg

狂风中的大运河波光粼粼,更加壮美。王丹枫/摄

编者按:刚刚过去的3天,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全北京一起经受了一场罕见的大风袭击。10年来首个大风橙色预警发布,大风如约而来,北京通州西太平庄以30.5米/秒(11级),创下平原地区风力之最。

极端天气下,副中心上下迎风而动、逆风而行,一份份责任与担当,汇聚成一面面防风屏障,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守卫着城市的平稳运行。大风持续发威,副中心应急井井有条,哪里有险情,应急救援人员便出现在哪,哪里有居民寻求帮助,社区工作人员抢险员就出现在哪。一项项扎实的应急工作,夯实了城市根基,确保城市安全无虞。

城市韧性是靠制度和科技铸就的,另外市民素质是大城善治的重要组成,职能部门多元共治发挥效能,二者相互配合,再大的风也吹不走副中心的温情。

应对极端大风是一场大考,北京城市副中心再次交出一份大城善治的答卷,管理精度与人文温度同向而行,便是副中心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注脚。

今晚大风天气结束

本轮极端大风天气已经持续了两天,今天进入最后一天,风力也逐渐减弱。

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翟亮介绍,受低涡影响,4月11日傍晚本市开始出现大风天气,12日白天为风力最强时段。此次大风过程极端性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北京20个国家级气象站中有13站极大风突破近十年4月同期极值,8站突破建站以来4月同期极值。

全市极大风速出现在门头沟高山玫瑰园(高山站),为45.8米/秒(14级),平原地区极大风速出现在通州西太平庄,为30.5米/秒(11级)。

昨天17时,市气象台降级发布分区域大风黄色预警信号和蓝色预警信号。预计4月13日20时至14日17时,延庆、怀柔、密云、平谷、昌平、门头沟、房山区,以及石景山、海淀和丰台等10区的部分地区,有9级左右阵风,山区局地阵风可达10级以上,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东城、西城、朝阳、大兴、顺义、通州等6区有7、8级阵风,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市气象台表示,预计到今天傍晚前后,风力将明显减弱,此次大风天气过程结束。

随着大风即将离开,气温快速回升。今天白天,京城的最高气温将回升至24℃,明天气温更是飙升至31℃。从目前预报来看,本周三后气温虽略有回落,但温暖依旧。

受低涡外围大风速区控制,通州区今天仍有4、5级大风天气,阵风7、8级,预计今天傍晚风力明显减弱,此次大风天气过程结束。

城市运行保障逆风而行

为应对大风天气,通州区多部门多措并举,全力呵护城市安全。

4月12日上午,民警在兆善大街发现一灯杆部分折断,随后立即联系工程办及相关施工单位抢修。截至4月13日下午3:00,周末两天通州交通支队先后接到因大风吹倒房屋顶棚、墙体倒地、树枝刮断砸中车辆警情14起,民警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及时处置,共处理交通事故608起。

早在大风来临前,通州公路分局便对管养范围内的16149面交通标志进行了全面排查,重点对交通标志标牌等设施进行紧固,全面消除安全隐患。

大风预警期间,分局持续开展备勤工作,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巡查力度。公路及城市道路领域共配备13车32人,在确保上路安全的前提下加密巡视,并利用路网监控、雪亮监控不间断实施视频轮巡,提高突发事件发现和处置时效。

地面公交方面,通州区交通委协调各运营公司密切监视道路通行条件,及时掌握路况信息,结合恶劣天气的影响,适当调整线路单程点,给予驾驶员充分单程时间。截至昨日17:00,公交运营线路一切正常,无停驶、甩站的情况。

旅游客运方面,大风期间通州区20部旅游客运车辆全部停驶,并放置安全区。轨道交通方面,昨日1号线-八通线自首班车起已全线恢复运营。

记者了解到,区园林绿化局为做好本轮大风天气应对工作迅速行动,全面落实市、区两级工作部署,织密防风“安全网”,多措并举保障城市运行和市民安全。

各景区、公园共计出动300余人次对园内高大树木、引导牌示、施工围挡等开展隐患排查,采取加固、拆除等措施,加强游憩设施和高风险区域管理。同时,在桥体、湖面、陡坡等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和安全提示,必要时采取区域封闭措施,避免发生险情。

区园林绿化局管理范围内倒伏树木382株(含乡镇林场),折枝213株,已出动人员1691人次、出动车辆411辆次,全力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通州联通网络部经理孟庆昊告诉记者。截至昨天13时,通州联通共投入应急保障人员120余人次,保障车辆14辆,固定式应急发电机30台,处理外市电停电应急发电2处、光缆中断抢修8处、基站断站抢修25处。

据了解,自4月10日发布大风橙色预警以来,通州联通进入了全面应急保障状态,加强值班值守,做好通信保障应急各项准备和防范措施。在大风来临前,通州联通对重点区域楼顶的天线、增高架、空调室外机、墙体等,重点区域的杆路、架空缆线、户外交接箱等开展地毯式排查,加固、整理各类设备和缆线40余处。

面对北京近十年来首个全市大风橙色预警,通州区永乐店镇政企民三方联动,48小时内完成50处风险点排险、244户电力抢修和全域安全隐患排查,以“三个百分百”保障体系——风险处置率100%、群众转移安置率100%、民生基础设施正常运行率100%,交出极端天气大考下的安全答卷。

4月10日下午,北京林海滩商贸公司巡查员孙学博发现宇培物流园西侧50棵大树枝干与10千伏高压线缠绕,当即通过“找我就行”政企联络群上报隐患。镇党委书记彭凯泉启动“接诉即办”应急机制,经济发展办公室联合电力、林场组成处置专班。11日清晨,工作人员驾驶黄色云梯车开展带电作业,在确保园区不断电前提下,历时7小时完成10米高空树枝切割。

据统计,此次应对极端天气中,永乐店镇累计出动2057人次、车辆98台,配备消防队员230余人、医务人员10人,设置应急转移场所39处,截至13日中午,已处置倒伏树木21棵,244户停电群众均抢修完毕恢复供电,受损的大棚膜20处、小拱棚47.5亩,已全部安排村委会人员和租户妥善处理。

副中心温情打动了大风

为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和市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州区城市管理委积极应对,迅速启动大风天气应急预案,要求全体工作人员保持高度警惕,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极端大风肆虐,通州被紧张氛围笼罩。运河灯塔应急救援中心突然接到一通紧急求助电话,称小区顶楼的太阳能热水器在狂风的不断摇撼下摇摇欲坠,对下方行人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关键时刻,区应急志愿服务支队队员贾冠楠、邓将挺身而出。他们毅然登上楼顶,经历了近3个小时的漫长高空作业,狂风呼啸不止, 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巨大风险。但他们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无畏的勇气,与恶劣天气条件顽强抗争。最终,这颗令人提心吊胆的“定时炸弹”被成功拆除并安全转移。

4月12日,运河灯塔应急救援中心永乐店工作站也不断接到求助电话。队员们迅速行动,冒着被树枝砸伤的风险,利用专业工具,成功处置了树木倒伏险情2起;一辆公交车因树木倒伏被困,车内乘客焦急万分。队员们一边安抚乘客情绪,一边迅速清理障碍物,将车内乘客安全转移。在此次极端大风天气应对中,累计成功处置各类险情5起。

“大家都是自发参与到救援行动中的,一个个来自不同职业领域的人聚在一起组成了现在这支救援队伍。”区应急志愿服务支队队长、运河灯塔应急救援中心理事长邓帅告诉记者,救援队出动100余人次参与,义无反顾地坚守在应急救援的最前线,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

各社区街道迎风而动

街边共享单车东倒西歪,小区树枝摇摇欲坠,施工现场的铁皮围挡哐当作响……面对大风带来诸多安全隐患,玉桥街道迅速响应,清理树木折枝倒伏58处,加固断裂围栏围挡25处,修复楼顶或车棚顶部破损31处,清扫倾倒的垃圾桶站、饮水站36处,处理其余可坠物安全隐患58处、其他隐患12处。

玉桥北里社区阳光好东东小区的车棚也遭遇了大风的袭击,四根柱子有三根被连根吹起,车棚随着风剧烈晃动。社区工作人员见状,三到四人一组,紧紧抱住车棚柱子稳定车棚,迅速将角钢砸入地面,并用粗绳子将车棚柱子与角钢捆住固定。随后,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和消防人员又一起对37号楼顶已放倒的太阳能板进行检查,同时张贴温馨提示,拉好警戒线,并对太阳能板进行加固。

葛布店南里小区8号楼旁边的大树被刮倒,影响居民出行。社区工作人员接到电话后,仅用7分钟就赶到了现场,迅速组织专业人员切割树枝,经过一个小时的努力,成功完成了倒伏树木的清障工作。

面对狂风考验,临河里街道迅速响应,将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全力守护辖区安全稳定,确保居民生活秩序正常。

临河里街道辖区内有待拆迁区域,平房老旧,易受大风影响。经过现场检测和综合研判,街道决定将电厂平房区所有居民转运,费用全部由街道承担。

4月11日,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通知转移人员,细心嘱咐大家收拾好必备物品,第一时间为两位80岁以上老人联系转运出租车。还有一位居民身体不便,常年卧床,在征得老人及其家属同意后,工作人员联系了999转运车,大家配合着将老人扶到床边,又小心将他转移到担架上,穿过过道,坐上转运车辆,确认老人状态平稳之后,一行人才舒了口气。

4月12日,呼啸的风声中,临时安置的酒店内却是一片温暖繁忙的景象,街道共转移安置电厂平房区15户35名居民,还安排专人陪同住宿值班,确保转移人员安全和日常服务保障。“临时安置房里条件特别好,我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怀,特别暖心!”居民感动地说。

大风天气下,不少市民都在为私家车寻找地下停车场。通州区多家商场和写字楼相继发布公告,提供免费停车服务,为市民车辆撑起一片安全港湾。

北投集团所属北投静态交通公司发布公告,在管及服务的部分地下停车场,可为市民提供就近免费停车避险服务,市民可在4月14日(星期一)7时前免费停放,这些停车地点包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共享空间地下停车场、北投大厦地下停车场、北投爱琴海购物公园地下停车场、设计小镇智汇园地下停车场等。首开通州万象汇、北京远洋乐堤港等商场也相继发布暖心公告,在规定时间内提供免费停车服务。

“过于优秀了!”“点赞点赞!”“真讲究!”一条条留言为副中心企业点赞。触动人心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免费车位,更是一座城市的温度。

本报记者集体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