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鹏)近日,中消协举办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活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以及2024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同步出炉。
主题活动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中消协联合发布了“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公益诉讼典型案例。相关案例涵盖多个消费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既包括伴随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出现的消费维权新问题,如预付式消费事后退费难、不法商家利用二维码骗取个人信息等;也包括消费维权中具有典型性的难点问题,如医疗美容虚假宣传问题、外卖使用虚假食材原料信息等;还包括特定群体消费中具有特殊性、代表性的问题,如销售伪劣农资损害农民消费者权益、保健品欺诈侵害老年人消费者权益等。
这些典型案例的发布旨在通过凝聚实践智慧,响应《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以公益诉讼促进司法调解、司法诉讼、行政执法有效衔接,建立健全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以制度效能提效消费维权,以法治力量推动消费环境优化升级,助力共筑满意消费新图景。
会上,商务部发布了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2024年,商务部聚焦“四个强化”,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取得成效,换出了消费新动能、换出了新质生产力、换出了绿色可持续、换出了生活好品质。去年,6400多万人获得超1.2亿份补贴,惠及千万家庭。今年商务部将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以更完善的政策、更优质的服务、更和谐的环境,推动消费者以旧换新取得更大成效,共筑满意消费、共享美好生活。
当日,活动上还发布了2024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力求通过对舆情热点的剖析,发挥消费维权舆论监督作用、提升监督效能,促进社会各方加强协同共治,打通消费维权痛点堵点。
2024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正式施行,有关部门多举措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持续完善消费维权渠道,消费者的维权意愿、维权能力进一步提升。社交平台上,网民曝光商家侵权问题、分享依法维权实践经历,公众正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进一步提升。部分事件中的商家侵权行为反映出当下相关行业发展仍有待完善,暴露出消费维权“难点”,引发舆论热议。
这次中消协、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中国消费者杂志社梳理出2024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涉及“职业闭店人”帮商家卷款跑路坑害消费者、演唱会“货不对板”“柱子票”影响消费体验、自动续费服务“暗藏玄机”遭消费者吐槽、消费者质疑平台大数据“杀熟”、羽绒制品“以丝代绒”侵犯消费者知情权、消费者自测曝光卫生巾尺寸标准“就低不就高”、租赁市场“提灯定损”类乱象困扰消费者、“吃谷人”上当受骗难维权、租客受困“串串房”甲醛超标问题、宠物消费中“星期宠”维权纠纷频现等消费维权突出问题。
当天,中消协、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新华网还联合发布《个人信息超范围收集与泄露问题分析研究报告》,报告聚焦个人信息超范围收集和泄露问题,旨在推动形成个人信息保护的多方协同共治格局,破解个人信息超范围收集和泄露难题,构筑安全、可信的个人信息保护新生态,让个人信息在数字空间中得到尊重和保护。
相关新闻:
消费维权迈入数智化新阶段
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上线
本报讯(记者 赵鹏)近日,中消协联合人民网举办“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上线启动仪式,标志着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工作迈入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新阶段。
据悉,消协315平台由中消协携手全国消协组织打造,历经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重点是畅通消费者在线投诉端口,打通在线和解、在线调解流程,开发阳光公开、个案公示等功能,并于2024年3月15日上线试运行;第二阶段重点围绕智能化与共治化建设,部署DeepSeek实现面向消费者的智能问答,优化新增行业公示、指数公示、协作共治等功能。
自消协315平台上线试运行以来,截至2025年3月13日,累计注册消费者702786人,入驻经营者42913家,共接收消费者在线投诉与咨询585387件,其中投诉576911件,已处理510126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1亿元。
目前,消协315平台上的投诉信息公示功能,包括个案公示、行业公示和指数公示。其中,个案公示针对经营者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进行个案披露。行业公示和指数公示为本次新上线的功能,通过对经营者在和解阶段的处理时效、和解成功率以及调解阶段的配合程度、调解成功率等不同维度进行打分,形成投诉处理指数评分、行业排序和经营者画像,通过指数评分定时更新,使每一单投诉都与经营者的指数评分密切相连,倒逼经营者认真对待和妥善处理消费者投诉,也为消费者了解经营者投诉处理情况,有效知情、自主消费提供数据支撑。
消费者可通过电脑端网址(https://315.cca.org.cn),或手机端微信、支付宝搜索“消协315”小程序注册并登录消协315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