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1119期 >2025-02-18编印

劳动 第一课
劳模讲授“副中心有我”
刊发日期:2025-02-18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李若晨)中山街小学永顺校区的开学典礼上,迎来了一位特别人物。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公交集团电车分公司103路驾驶员何少花走进校园,为学生们讲述她入行二十年来的动人故事。

“从业20年来,每天有那么多的人来乘坐我开的车,能帮助他们,我是打心眼儿里高兴啊。这一高兴,就把公交车当成了我第二个家。”讲台上,何少花一身公交驾驶员制服,在孩子们热切的眼神中,讲起她的从业经历。刚入行时,她认为只要把车开好就行了,直到遇到一件事儿,彻底改变了她的想法。

几年前的一个早高峰,车门一开,一位乘客扛着大包要上车,他用浓重的方言跟何少花连说:“老师,针织路在哪下车?”乘客连说带比划,何少花连蒙带猜,却也没弄明白他说的是什么。后面的乘客不断高声催促,慌乱中那位乘客只能扛着行李下了车。看着他失望的眼神,何少花心想:咱北京可是首都啊,怎么能让外地乘客连公交车都不会坐呢?

为此,何少花决定学方言。“就为这个,一到休息日,我就跑到周围的菜市场去找卖菜的商户们‘拜师求学’。您还别说,我还真就学会了好多地方的方言,听得懂也说得出。”

有一回,车刚到终点站朝阳门,一个大妈惊叫着用陕西话说:“我的娘娘啊,这不得活了,这到底是哪啊?我娃在啥啥大桥等着接我嘞,娃接不到我,急死人嘞!”何少花立马明白过来,大妈这是坐过站了。她赶紧用陕西话安慰道:“大妈,您不要着急,你的娃在东大桥等着接您对吗?我的车还要回去呢,您放心,一定把您送到东大桥,您看能行吗?”也许在陌生的城市听到了乡音,大妈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说:“好女子,我谢谢你,我这是到家嘞。”

“有声的方言我要学,无声的哑语我也学会了,虽然只用过那么一次,可我就跟用了一百次、一千次那么高兴。”何少花讲道,一次遇到一位聋人乘客,她赶紧用学过的手语提醒乘客到站了,乘客惊讶地望着她,用手语说:“谢谢,祝好人一路平安!”说着,何少花用手语比划起当年的对话。

宣讲结束,何少花与中山街小学永顺校区校长韩振伟为获得五星班集体的班级代表颁发获奖证书,几名学生代表分享了新学期愿景。“听完何老师的宣讲,我学到了乐于助人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也要像何老师一样刻苦钻研,努力学习。”四年级(1)班的何昕俞说。韩振伟校长表示,今后,学校将利用开学第一课、国旗下讲话、社会实践活动等,邀请更多劳模、榜样走进校园,在学生中积极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构建校园文明新风尚。

在本次春季开学中,通州区将“副中心有我”社会文明风尚作为“开学第一课”重要内容,多所中小学邀请中国好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走进校园,为同学们带来“开学第一课”,通过聆听榜样人物事迹分享,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学榜样、做榜样,从优秀人物身上汲取奋进力量。区委宣传部、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向全区中小学生发出倡议,引导副中心青少年自觉养成文明习惯、提升文明素养,通过“小手拉大手”方式带动家长共同践行文明新风尚,争做副中心“新时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