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1111期 >2025-02-07编印

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一周年
北京城市副中心稳步向绿向新
刊发日期:2025-02-07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冯维静)今天是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一周年。去年的今天,方案对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作出系统部署,明确要求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

一年来,北京城市副中心对标国务院批复要求,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营造绿色低碳生活风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绿向新,实现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良好开局。

就在前不久,未来建筑科创中心(北京建院新总部)建设工程实现钢结构封顶,进入施工最后冲刺阶段。项目建成后,将在首层设置礼士书房、深夜食堂等公共空间,对市民开放共享。据项目负责人介绍,作为张家湾设计小镇的标志性工程,项目集成了代表未来高质量建筑性能的多个科技要素,比如无废城市与无废建筑、低碳零碳、绿色生态可持续等。建筑整体采用高效设备系统、建筑光伏一体化、光储直柔、智慧能碳管理平台、全彩光伏微图层等技术。经测算年能耗降至25.66千瓦时/平方米,每年节约用电406万度;年碳排放强度降至20.06千克二氧化碳/平方米,达到国标近零碳公共建筑标准,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2990吨,减碳率达58.9%。

大运河畔蓝绿交织,绿色低碳产业蓬勃发展,城市副中心持续引导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工业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甘李药业就是副中心罕见的既是绿色工厂又属于绿色供应链的企业。”区经信局相关工作人员举例说,基于绿色生态设计理念,甘李药业独创了一套绿色发展“加减法”:在“加法”层面自行监测建设绿色工厂,在“减法”层面实行节能、降耗、减排,三管齐下助力碳中和。其根据胰岛素产品生产及整个产业链特点,对生产全程进行绿色低碳、减物质化或低无纸化设计,不断趋近物料利用率最大化,同时实现各项污染物排放均达标、年度节约标煤200吨等节能减排目标。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为了降低电力消费的碳排放,城市副中心管委会牵头制定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扩大绿电消纳工作方案》,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签订了全市首个区域绿电协议,加快外电入京步伐,将零碳排放的绿电“引”进来。三大文化设施、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行政办公区均实现100%绿电供应。北京环球度假区完成全园区绿电市场化交易,实现全园区100%绿电,度假区一期年使用绿电约1亿度,成为全球首家全绿电运营的超大型主题公园。

今年,城市副中心将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进绿色发展,不断提升发展“含绿量”和“含金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培育壮大绿色产业方面,将实施公共机构太阳能利用改造二期工程,完成大运河零碳生态公园建设。研究制定零碳园区标准,打造北京绿色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园等标杆园区。加快建设有机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中心,打造无废城市。高标准打造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方面,将深化BIM技术全过程应用,提升工程建设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开展绿色商圈场景创建,大力促进家电家居、新能源车等绿色消费。城市副中心还将擦亮绿色生态底色,编制《北京城市副中心花园城市专项规划暨三年行动计划》。

(详细报道见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