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群琛 关一文
聚焦首都绿色低碳发展,代表委员出谋划策,助力美丽北京更加和谐宜居、绿城融合,让绿色画卷更加绚丽多彩。
缪平代表:
加强京津冀生物质能产业规划
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聚焦绿色能源等重点产业谋划打造一批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市人大代表、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资深主任工程师缪平带来了《关于加强京津冀生物质能产业规划的建议》。他认为,北京市及京津冀地区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将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应该加强三地生物质能产业规划与统筹。
“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是《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的亮点和重点。”缪平说,京津冀地区可利用的生物质资源有园林固废、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生活垃圾、有机污水等,资源比较丰富,为京津冀地区发展生物质能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包括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天然气和液体燃料等。缪平展示了一组数据,目前北方地区,利用生物质能供热面积为800余万平方米;预计2030年,中国生物质清洁供热(含热电联产)规模将达到4亿平方米。在生物质能发电方面,其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1%,其中,垃圾焚烧发电、农林生物质发电、沼气发电量分别占比58%、39%和3.0%。在生物质制备燃料和化学品方面,截至2023年,我国生物天然气产量超过4亿立方米,生物燃料乙醇产量340万吨,生物柴油产量220万吨。
“生物质能项目对资金投入的要求较高,仍是京津冀地区发展生物质能产业面临的问题。”缪平介绍,生物质发电项目需要大量的设备维护、技术研发、生产运营等方面支出。另外,还要建立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并保证原料质量的稳定性。对此,缪平建议加强京津冀生物质能产业规划、统筹。三地联动,保障生物质原料资源的有效供应和经营者的规模化效益。
在资源统筹管理方面,建立京津冀生物质资源联合监控和供应预警机制,规范生物质原料供销模式。设立京津冀及周边生物质资源供应监控预警系统,建立区域性原料供应监控预警机制。在项目周边实施统购统销、市场调控相结合的供销模式,形成规范的原料供销体系,确保农民和企业双方利益。
在项目统筹管理方面,三地相关部门可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生物质资源分布,统筹合理布局项目,保障原料供应的可持续性。通过特许经营权控制生物质项目分布密度,确保每个项目能在稳定的原料供应下运营,确保项目规划、评估和运营的科学合理,防止盲目建设和资源浪费。
刘颖代表:
推动生态涵养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更大力度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取得新成效”。市人大代表、通州区潞城镇东堡村党支部书记刘颖提交的议案,便是聚焦加强生态涵养区的执法检查。她认为,北京市的生态涵养区是首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首都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相关执法检查,加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壮大绿色产业,进一步推动绿色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制度落实。
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刘颖十分关注首都生态涵养区与绿色发展。她说:“北京市生态涵养区范围包括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以及昌平区和房山区的山区部分,占全市面积的68%,是首都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在城市空间布局中处于重要地位。”调研中刘颖发现,目前首都生态涵养区还存在基础设施短板未补齐、保障绿色发展的路径不畅通等问题。
“可以通过加强执法检查的形式进一步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相关制度落地落细。”刘颖建议,加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壮大绿色产业,制定完善的生态涵养区适宜产业发展政策,支持符合生态涵养区发展功能定位的科创智能、文化旅游、绿色农业等适宜产业。结合怀柔科学城、农业中关村、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发挥各类园区的引擎作用,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可以通过挖掘区域内的文化资源、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区域特色精品旅游线路等方式,增强区域吸引力。”刘颖介绍,目前首都生态涵养区内已经培育出平谷大桃、妫水农耕、蜂盛密匀等区域公用品牌,推进了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
生态涵养区内也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刘颖认为,可以通过加强林木养护管理、推进森林健康经营等方式,不断提升生态涵养区森林资源质量,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完善森林资源保护利用政策,用好广袤的森林资源,探索集体林场等经营模式,发展繁荣林下经济。
柳晓雷委员:
提高城市副中心绿色公共空间综合运营能力
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不断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巩固拓展全域森林城市建设结果”。截至2023年底,城市副中心全区森林面积已达45.42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3.43%。大面积公园绿地的后期管理、维护和运营是一笔持续性的长期成本。来自环境资源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北京节能环保中心能源评估部部长兼北京合理用能评估中心副主任柳晓雷建议,推进园林资源与文旅发展相融合,加快推动公园由单一的事业单位运维思维向运营思维转变,挖掘绿色潜能。
“要从规划源头出发,增强全周期运营管理理念。”柳晓雷说,在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可用”要素挖掘。“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一些具有一定特色的原有建筑被保留下来之后,其利用方式应该在与片区的整体功能协同的前提下进行活化利用,并与绿色公共开放空间和新建公共建筑一起进行运营体系的考量和构建。”柳晓雷建议,在运营过程中建立生态优先、公益性为主、市场化运营兼顾的运营模式。因地制宜地布局市场化经营项目,优先选择低影响、高坪效的经营性项目,如体育教培、乐园营地、科教文化、餐饮休闲、零售服务、水上项目、服务配套等适宜公园空间运营的产品谱系,大力发展“公园+体育”“公园+研学”“公园+演艺”“公园+营地”“公园+市集”等公园消费新场景,提高副中心公园绿地的附加值。
他还建议,在绿色公共空间内注入多元主体一体化空间设计,提高片区活力,提高投资效率,提升土地价值。同时在多元主体间建立清晰的管理和权属边界,保障一体化空间的长期健康可持续运营。通过公园特许经营模式、公园服务项目特许经营模式等,依法引入有经济实力、有策划能力的运营主体,在保证公园公益属性的前提下进行市场化开发运作,投资、建设、运营公园内配套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