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1100期 >2025-01-16编印

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举行专题座谈会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刊发日期:2025-01-16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关一文

昨日,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举行“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奋力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座谈会,多位委员围绕科技金融、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积极建言献策,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强化数据赋能提升金融服务效能

科技金融是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如何完善首都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来自科技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委委员,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民吉建议,成立市属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整合并开放科技企业数据信息,提升政策支持科技金融的力度精度。

“建议市政府支持具备条件的市属银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结合并购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为北京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李民吉认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商业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

在李民吉看来,科技企业的价值更多体现为人才储备、发明专利、科研能力等“软资产”。要加快推进科技金融数据平台建设,进一步将域内科技企业相关数据整合开放给银行,强化数据赋能提升金融服务效能。

强化民营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来自科技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建议,鼓励民营企业特别是独角兽、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佼佼者,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组织协调能力、精准配套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推动国企民企优势互补,强化产业链韧性。引导民营资本投向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培育链主企业,支持“链主”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增链补链强链,吸引优质资源,形成稳固的产业链供应链集群。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数字化赋能平台,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链主”牵头或参与国家级创新研发平台,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建设创新发展生态。筑牢安全屏障,整合产业链供应链数据资源,改善信息孤岛化、碎片化现象。搭建关键产业链供应链态势感知体系,实时监测预警风险。

打造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

来自科协界别的市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赵宇建议,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

他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更新,亟待在AI基础设施方面进行整体布局。由此带动如5G、千兆光网、超算中心等“硬件”,以及网络基建投资运行制度及政策体系等“软件”同步发展。

赵宇建议,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明确数据使用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违法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加强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数据安全处理能力。出台如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用主流价值观引领人工智能行业健康发展

北京正逐渐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带来了一系列新风险和新挑战。来自新闻出版界的市政协委员、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蓁蓁建议,用主流正确价值观引领人工智能行业健康创新发展。

叶蓁蓁认为,构建大规模、高质量、多维度的主流价值语料库,是未来人工智能持续创新和能力提升的基础性工作。为了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发展,他提出“用负责任的AI治理AI”。建设AI监测大模型,建设重大领域实时事实数据库,构建以事实库为核心的AI治理模型。

“和水、电、通信一样,人工智能也将成为未来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他建议打造涉及民生的普惠性智能应用示范,营造技术与场景应用企业之间协同共享、联动发展的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