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1066期 >2024-12-02编印

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特展开幕 齐白石图书文献展亮相城市图书馆
白石老人带着书画莅临通州
刊发日期:2024-12-02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1-1(1).jpg

本报讯(记者 张群琛)喜欢齐白石画作的市民们有福了。接棒“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展览,从11月29日起,“齐白石在北京—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特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主楼1、2展厅开展。据悉,本次展览持续到明年3月30日,并且无需预约,免费向市民开放。

此次展览由首都博物馆、北京画院、荣宝斋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并得到了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辽宁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院等多家单位的鼎力支持,汇聚200余件齐白石艺术珍品,通过绘画、书法、篆刻、文献,以及数字科技等新型手段,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深入探索齐白石在北京的艺术生涯和交友历程,为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北京历史人文的别样窗口。

展览策展人、北京画院副研究员张楠介绍,1919年,来自湖南湘潭的齐白石正式在北京定居。从此,他的艺术生涯与这座城市紧密相连。展览分为“扫除凡格总难能——寓于北京的交游与变法(1919-1926)”“故乡无此好天恩——安于北京的创作与教学(1926-1949)”和“寰宇共睹有齐名——享于北京的成就与盛名(1949-1957)”三个单元。

张楠说:“北京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氛围,以及京城的诸多名流,都为齐白石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灵感。在这里,他闭门十载‘衰年变法’,开创大写意花鸟画‘红花墨叶’的新风格。可以说,北京见证了齐白石从一名‘北漂’逐步成为‘巨匠’的传奇历程。”

同时北京画院历经五年,研究并绘制了“齐白石在北京”的艺术地图。法源寺的静谧、缀玉轩的雅致、琉璃厂的繁华、陶然亭的诗意、北平艺专的桃李满园、跨车胡同的温馨浪漫……展览通过生动的场景复原和有温度的讲述,为观众开启了认识北京的全新视角。“观众可以在法源寺的丁香树下吟一首小诗,在梅兰芳的缀玉轩前唱一段小曲,在琉璃厂的繁华街道看‘民间故宫’的人来人往,在陶然亭的温柔湖畔细数秋天的落叶。观众可以来这里品味艺术,了解北京,与白石老人一同开启city walk的艺术之旅。”张楠说。

此外,本次展览还有数字科技的加持。其中“天趣画境——齐白石数字艺术沉浸展”以360°沉浸式光影,将北京画院十余年的研究成果,通过数字媒介讲述齐白石笔下的春、夏、秋、冬,演绎老人“尽精微、致广大”的艺术哲学;“齐白石带您看北京”手机应用程序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带领观众沿着白石老人的足迹重游一遍北京城,在哪儿听戏,在哪儿逛园子,在哪儿访朋友,又在哪儿下馆子,一应俱全。

首都博物馆副馆长谭晓玲介绍,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文化地标,是传播齐白石艺术文化的好平台。我们希望通过本次展览,吸引更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的观众群体走进博物馆,领略齐白石的艺术魅力。同时对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文化建设亦是有力推动。

又讯(记者 赵鹏)记者昨天从首都图书馆获悉,为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北京画院与首都图书馆携手合作,在城市图书馆古籍文献馆举办“一息尚存书要读——齐白石图书文献展”。本展览将持续到12月22日,免费向公众开放且无需预约。

本次文献展以北京画院图书馆珍藏的近百件齐白石图书文献为主要展品,融合绘画和书法作品、视频和图片等多媒体资料,带领读者和观众们用文字来勾勒齐白石的艺术人生,读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可深入背后了解齐白石的生平经历、艺术创作和影响成就。

书籍是齐白石艺术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齐白石本人也非常重视图书的出版。本次展览以书为载体,系统展现了与齐白石艺术生涯密切相关的各类图书文献,从诗歌作品、画集画册、篆刻印集、外文文献和传记文集五大类展开,带领读者和观众们从不同维度深入了解齐白石的艺术风格与创作哲学,塑造立体且多元的艺术形象。在随时随地都能电子阅读的当下,用书页中散落的时光痕迹,传递屏幕外的故事与温度。

本次展览特别呈现了齐白石回忆自己学艺经历时提及的画谱、印集等珍贵古籍,如清末拓《爨龙颜碑》、清晚期拓《爨宝子碑》、民国钤印本《龙泓山人印谱》等。齐白石正是从这些艺术经典中汲取养分,融会贯通,师古而不泥古,最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风格。此外,展览还展出了多件报道和研究齐白石艺术的海外文献资料,进一步展现了他在国际艺术界的影响力,也是早期国际社会评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参考材料。

展览中特地设置百余册优秀艺术图书,供观展读者自由取阅。这种“艺术+阅读”的双重体验,让读者和观众在视觉享受中领略齐白石的艺术魅力,并通过文字理解他的人生与创作美学,开启一场艺术与知识的对话。

图片摄影 常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