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楠)今年第三季度,本市8.05万家法人和其他组织赋予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量较大的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基层工会、律师执业机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北京城市副中心统一代码赋码量快速增加,同比增幅超过50%。截至9月底,本市存续机构累计赋码总量达268万家。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相当于让法人和其他组织拥有了一个全国统一的“身份证号”。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统一代码的服务领域从简单的身份标识向信用监管转移,在信用主体识别、信用信息公示、失信行为追溯等方面不断拓展应用场景。
从区域分布看,三季度赋码量排前三位的是通州区、朝阳区和昌平区。从同比增幅情况看,通州区、大兴区和亦庄开发区同比增幅较大,城市副中心统一代码赋码量同比增幅超过50%。
从重点行业分布情况看,战略新兴产业赋码机构同比增幅超过15%,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数字创意产业和相关服务业同比增幅明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同比增加尤为显著,同比增幅超过160%。
从战略新兴产业各功能区分布情况看,通州区同比增幅超过70%,并且战略新兴产业所有行业同比均有增加,其中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幅尤为突出;首都功能核心区同比增幅近15%;平原新城同比增幅近40%。
高技术产业(制造业)赋码机构同比增幅近20%,其中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同比增幅较大。从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各功能区分布情况看,通州区同比增幅近40%,医药制造业同比增幅突出,增幅达150%;平原新城同比增幅超过130%,医药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同比增幅显著。
高技术产业(服务业)中,信息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和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业赋码机构同比增加,其中信息服务业同比增幅显著。从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各功能区分布情况看,通州区同比增幅突出,超过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