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育小总第904期 >2024-04-10编印

通州正能量从小抓起
可爱四小只
刊发日期:2024-04-10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柴福娟 实习记者 谢佳航 王雪

“在小小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在城市副中心,有这样一群萌娃,他们是文明劝导员、控烟宣传员、志愿讲解员。在城市副中心的花园里,种下志愿之花。

4-1.jpg

赵梓雯(6岁)在斑马线上欢乐起舞

6岁的赵梓雯获得了一个新身份——淘宝城地下一层的消防值岗小志愿者。戴上红袖章的那一天,赵梓雯的使命感油然而生,走起路来都是雄赳赳气昂昂。保护消防设施、路口文明引导、维护环境卫生……站在岗位上,赵梓雯的目光警觉而专注,这个小小志愿者的身影已然成为这里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当有行人询问路线时,赵梓雯总是热心地带领他们到达目的地,“因为我对那里的道路非常熟悉,所以我想直接带他们过去。”漂亮的大眼睛笑起来眉眼弯弯。被帮助的大人更是被萌翻,总会送上热情的感谢和赞扬。

在参加过的众多志愿服务活动中,令赵梓雯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张家湾公园植树。这可真是“在大大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她拿起铁锹,轻轻挖起土,为小树创造温暖家园。小家伙小心翼翼地将小树苗埋入土中,然后用双手轻轻拍实,仿佛在为它送上祝福。在这里,小梓雯不仅亲身体验了植树的过程,还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学习如何正确种植和护理树木。“老师告诉我们,树木的成长不仅需要水和阳光的滋润,更需要人们的关怀和呵护。”这让她在心里深深埋下一颗爱护环境的种子,对植树绿化、环境保护有了更强的参与感。

新一年的植树志愿服务活动又来了,赵梓雯依然报名参加。“去年我在小树旁边放了四颗石头做记号,今年我还要去给小树浇水。因为是我亲手种的,我想看到小树长大的样子。”这颗小小的柔软的心里惦记着小小的绿色生命。

4-郭.jpg

郭梓潼(6岁)从不缺勤的小红旗

“东西方向请通行,行人请走斑马线!”在胡各庄路口,洪亮清脆的交通宣传口号吸引来往目光。从去年十月开始,郭梓潼小朋友的身影每周三、周四都会出现在这个路口,举着红色小旗,指挥交通、引导行人过斑马线,提醒大家遵守交通规则。即使是冬天,他的红色小旗也依然在寒风中舞动,从不缺勤。

“我有点不好意思,校车经过时,车上的同学还会向我招手,有些阿姨会专门拿零食给我。”郭梓潼说起志愿服务遇到的情况时害羞地笑起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学会大方地表达感谢之情,不再害怕与陌生人沟通交流。

虽然年龄不大,但是郭梓潼的志愿服务年头儿可不短了。从两岁开始,他就成为了一名小小志愿者。“他第一次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是捡垃圾,背着个小桶,走路都歪歪扭扭,但他特别高兴,不怕脏不怕累,我们也没想到这小不点能对环保志愿有这么大热情。”郭梓潼妈妈说。

6岁的小家伙也是理发店里最小的志愿者,虽然小,但工作一丝不苟,拍照、扫地、引导登记,有条不紊,在爷爷奶奶的一声声夸赞中,做得更是得心应手。

郭梓潼还会在社区、商场进行控烟宣传,发放宣传册、提醒行人在公共场合禁止吸烟。尽管有时会遇到不被人理睬的情况,但他从不气馁,“妈妈说,不能强求改变每个人,只要发挥自己的力量,对这个社会作出一点点贡献就已经很开心了。”

4-刘.jpg

刘梓晴(5岁半)大手拉小手

    在通州区万达广场旁的西门路口,穿着黄色志愿马甲的刘梓晴站在斑马线旁,“叔叔,红灯停、绿灯行,请您在斑马线后等一等。”见一位叔叔要闯红灯穿马路,刘梓晴把他叫了回来,眼神专注,声音稚嫩,天真烂漫的童趣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作为北苑街道帅府社区的一名小小志愿者,刘梓晴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就在家庭的影响下参与北苑街道组织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当时是冬天,她去站岗的时候小手冻得红红的,我们都很心疼,但她还是坚持参加。”梓晴妈妈说,小姑娘认真完成每次挥旗,身边的行人都忍不住夸她。

生活中“小手拉大手”成了日常。“我有时候带她出门,等红灯时可能差一秒钟变灯了我就要走,她就会用小手拽我的衣角说,‘妈妈不要走,多等一等,不能闯红灯’。”

4-高.jpg

高昕蕊(5岁)小小志愿者的“未来计划”

眼神专注,小手紧握蓝色水彩笔,轻轻在纸上涂抹“蓝天”,正在画画的小作者是5岁的高昕蕊。在街道组织的“绘制蓝天”环保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中,她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用画笔勾勒对美好环境的热爱与向往。

从3岁起,高昕蕊就在家长的鼓励下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垃圾分类一周年宣传、世界读书日和文明养犬宣传等活动中都能看到她活跃的身影。“电视上和学校里都在宣传垃圾分类,激发了她的兴趣。”昕蕊妈妈说,女儿一直争做环保小卫士,经常参与社区组织的垃圾分类活动。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小昕蕊戴上手套,拿上小木夹,耐心细致地围着小区捡拾垃圾。每当发现一片纸屑、一个塑料袋,她都会小心翼翼地夹起来,放入环保袋中。活动中孩子们还学到了垃圾四分类桶的正确使用方法,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内心。

昕蕊最喜欢的志愿服务活动还是社区组织的公益集市,“我很喜欢做手工,还有很多玩具,我想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分享,能帮到别人就更开心了。”在家长的帮助下,高昕蕊的小摊位上摆满了玩具、书籍和精致可爱的手工作品,每一件都是她用心挑选的。小顾客们好奇地围拢过来,小昕蕊耐心介绍并自己完成售卖、找零,将营业额作为爱心善款捐赠给通州区慈善协会,为需要帮助的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为年龄较小,能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有限,但她已经有了很多“未来志愿计划”,“我要像那群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去敬老院帮助爷爷奶奶。”从小学习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她对敬老志愿服务非常向往。

“我们希望她能锻炼自己的胆量和意志。”昕蕊妈妈说,参加志愿服务,就是希望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平时家里很关注社区发布的志愿服务活动征集信息并积极报名。家长也常陪小朋友一起参与志愿活动,表达鼓励和认可,关注她的点滴成长,这也成为了家庭中一种亲子互动交流的方式。

随手评:善心乃大(陈冬菊)

孩子问我:“什么是公益啊?”,我想了想,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想让我5岁的儿子听懂,“公益是做对大家有好处的事。”不知我说的对不对,反正,我的儿子听懂了。

脸庞稚嫩,说话奶声奶气,把志愿者马甲穿成了拖地的长裙,在社区、在路边、在公园里、在敬老院、在博物馆,越来越多的“通州小公益”,在以最纯真的方式播撒着“小小的”爱。

“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古人对于微小善行的一种精神倡导。“善小”即微小的善举。孩子们“小小的”爱,何尝不是如此?那是希望,也是温暖的小火苗,种下美好在心里,也在这座城市里。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现实社会中,这些四五岁的孩子,用最纯粹的“善”与“美”打动了我们。看到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在有模有样、极其认真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我的内心触动了。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那个四五岁的小朋友,就是我的榜样,让我有跟他一起加入志愿者行列的冲动。

志愿服务是不求回报的,但孩子们在参与志愿服务中是收获颇多的。

好些成人都觉得做公益分三个层次:一时的“公益”、一直的“公益”、超越的“公益”。保有善心,面对他人困苦,于心不忍,出手相助,不少人可以做到一时的“公益”,但要做到一直的“公益”就不容易了,这要求持之以恒,克服狭隘与种种现实的困难。而超越的“公益”,则内涵更广更深,这些人从不以“公益者”自居,甚至不算助人为乐。就像这群孩子,都不理解啥叫“公益”,他们得到的是快乐。

眼下,志愿服务的力量在交互中呈几何增长,一个志愿者、一个志愿家庭、一支志愿队伍……正汇聚着副中心越来越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也绘就了副中心这座城市温暖的精神底色。

向副中心这几位孩子致敬!岁数虽小,行为虽微,善心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