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879期 >2024-03-05编印

加强区域协作 推动产业升级
刊发日期:2024-03-05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编者按: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十年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大决策部署,京津冀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新模式,谋求区域发展的新路子,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京畿大地发生着深刻变化。

在新的起点上,如何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北京日报与天津日报、河北日报合作开设《京津冀代表委员话协同》专栏,每期就相同主题分别采访三地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倾听他们的真知灼见。敬请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

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 以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

北京日报记者 武红利

京津冀协同发展走入第十个年头,如何在产业协同上实现新的更大突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认为,建设协同创新共同体是关键。三地应以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以高水平协同开放推进高质量协同发展。

作为城市规划领域的专家,连玉明长期密切关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他认为,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入了从单向疏解承接转向双向互通融合、从缩小内部差距转向增强整体实力、从改革破藩篱转向开放创新优势的新阶段。三地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应聚焦科技创“新”,产业提“质”,以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之间的双向连接,为区域协同发展赋能。

具体而言,三地应更好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聚焦国际信息产业和数字贸易港与空港、陆港、海港“四港联动”,打造世界级港口群,深化自贸试验区协同,充分发挥我国超大市场优势,把京津冀协同发展放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进行统筹谋划。一方面以陆港为基础、空港为引领、海港为特色、国际信息产业和数字贸易港为战略制高点,推进世界级空港群空间布局,努力建成畅通我国经济大循环的强大引擎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另一方面,推动京津冀三地联动,聚焦重大科学问题、重点技术领域、重要产业方向,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取得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更好地在全国发挥引领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工商联主席娄杰:

深化合作 画好产业协同“同心圆”

天津日报记者 韩雯

“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年间,机制、创新、联动……这些词汇不断叠加,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蓬勃向上,升腾起踔厉奋发的万千气象。”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工商联主席娄杰说,深化合作,画好产业协同“同心圆”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要乘势而上,打通拓宽还存在的‘瓶颈路’,将京津冀产业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

京津冀三地如何下好产业“一盘棋”?娄杰建议,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协同发展动力活力。三地要把握战略定位,瞄准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用好各自资源优势,推动区域一体化和京津同城化发展取得更大进展。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三地交流合作,促进各层级、各领域合作进一步“动起来”“热起来”。建立适应京津冀协同持续发展的制度机制,消除行政分割与障碍,破除市场藩篱、打通循环堵点,积极打造京津冀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形成合理的区域统一市场体系,统筹规划区域内产业政策。加强宣传引导,完善协同机制,提高各类经营主体的参与度和活跃度,激发京津冀区域协作发展动力,激发产业集聚新动能。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凝聚协同发展强大合力。

“新质生产力是激活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动能,要加强产业体系融合,推动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娄杰提出,要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和京津同城化发展,全力支持、主动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新两翼”建设,唱好京津“双城记”。

全国人大代表、沧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英华:

持续强化三地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

河北日报记者 米彦泽

“十年来,京津冀三地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从过去的单打独斗转变为协同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协作成果丰硕,区域竞争力大幅提升。”全国人大代表、沧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英华说,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的阶段,三地要持续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激发京津冀产业主体发展活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产业协同,要发挥比较优势深化协同效应。在梁英华代表看来,要进一步明确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产业分工定位,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理顺产业链条,完善产业生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京津冀要加强重点领域产业协作,强化区域联动和政策协同,建立集群跨区域协同培育机制,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梁英华代表建议,三地要深化产业链区域协作,协同培育氢能、生物医药、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高端工业母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六条重点产业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梁英华代表认为,对于河北来说,要加快构建与京津上下游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产业链体系。推动更多在京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和创新业务板块落户河北,服务支持已落地央企扩大投资规模、形成裂变效应。

全力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平台建设是关键。梁英华代表建议,以区域产业合作平台为落脚点,提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配套水平,吸引更多央企京企转移落地,切实把京津科技和产业溢出效应承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