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841期 >2024-01-10编印

老讲解员在新博物馆再显身手
“运河之舟”里讲人·水·城的故事
刊发日期:2024-01-10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2-2.jpg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中,刘萍进行讲解。记者 武亦彬/摄

本报记者 刘苏雅

“欢迎各位来到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顶部造型如船的共享大厅、如帆的展陈大楼,以及建筑间的休闲水街,让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元素齐聚……”去年12月27日,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正式开馆,“运河之舟”已扬帆启航,首都博物馆宣教部讲解主管刘萍正带领着讲解团队,迎接首批观众的到来。

站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宽敞明亮的新展厅里,刘萍的思绪飘回18年前。2005年12月,首都博物馆启动试运行,她也是首批上岗的讲解员之一。“都是咱北京最重要的博物馆开馆,同样是冬天,同样是怀着紧张又激动的心情站在大厅里,等待着第一批观众来‘验收’我们的工作成果,确实有种时空交错的感受。”

从青铜玉器到书法绘画,从历史典故到民间风俗,刘萍的讲解总是能在不知不觉中牢牢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这一“超能力”的背后,是千万字级别的素材积累。在首都博物馆累计近万场次的讲解工作,让她从一名讲解新人成长为“金牌讲解员”,从馆内常设展到各类临时展,每个展厅都是她的“主场”。

但这次,面对着崭新的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饶是经验丰富的刘萍也犯了难。她连说了三个“陌生”:陌生的场馆、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展品。“新馆的展厅空间更大,展览体量更是多了三分之一,我们必须在短时间内,全面了解这上千件文物的前世今生。”

足足27万字的文物大纲,要用观众能听懂的语言,梳理成近万字的讲解词,并在短短几周时间里消化记忆成为信手拈来的知识点,实现“百问不倒”,这是难以想象的工作量。“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任务,面对观众,我的背后是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近2个月来,加班加点成了刘萍和讲解团队的常态。

步入展厅,千百年来在大运河上发生的人和事,在刘萍的言语间铺展开。“我们都知道中国的瓷都是景德镇,古代的景德镇究竟什么样?答案就在这件瓷板里。”胎体厚重的御窑厂图桌面,正如它厚重的历史,青花绘制的山川河流、楼阁街道以及数十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再现了瓷都百姓的昔日生活;站在《京师生春诗意图》前,曾经的京师全貌在眼前徐徐展开,北京中轴线的标志性建筑镶在画中的不同位置;从北京到杭州,《京杭道里图》则展现出了长达1700余公里的大运河沿途的千里江山……

“每一个场景,都要由我们讲出其中的乐趣,让观众身临其境。”刘萍说,讲解是语言的艺术,但在精准表达的背后,需要讲解员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对文物独到的理解。她指向一旁的乾隆粉彩六方套瓶,从淡雅柔丽的软彩工艺、内外瓷胎拼接的复杂制造工序,到繁复的花卉、焦叶、花果等纹饰,每个工艺的细节,她都能娓娓道来。

现在,刘萍和讲解团队正通过每天3场的定时讲解,讲述着“人·水·城”的故事。“每一次讲解,对我来说都是完成一个光荣的使命。根据观众的反馈,我们还会持续优化讲解内容,让每位前来‘乘舟’的观众,都能带着满满的收获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