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829期 >2023-12-26编印

驰援甘肃震区的通州志愿者安全归来
刊发日期:2023-12-26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曲经纬)12月23日15时05分,兰州中川机场起飞的CA1272次航班在北京首都机场稳稳降落,北京通州驰援甘肃积石山地震的“逆行者”回来了。

12月18日23时,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由北京市应急救援协会带队,应急支队通州蓝天救援队三名教练挺进甘肃、青海灾区参与赈灾救助保障。22日,何玉龙、张沛均、李雪继续前往青海“砂涌”受灾村落配合消防部门收集灾害破坏情况数据信息,并跟随当地村民前往“砂涌”发生源头村收集灾害数据。“大龙本身是‘建筑物结构评估’教师,收集数据更专业。”李雪说。

何玉龙的本职工作是应急管理大学(筹)教师,他教授的一门课程就是建筑物结构评估。今年夏天,应急管理部组织应急模拟演练,何玉龙带着学生在丽江驻扎了18天,主要负责的内容板块也是建筑物结构评估。因此,在坍塌类型、建筑结构、建筑材料、救援时机把握上更专业。

这次甘肃地震,当地倒塌的房屋结构有一定规律,砖与砖之间不是水泥、混凝土,而是黄土、泥沙和干草,很脆弱。何玉龙主要收集的数据包括房屋坍塌面积、伤亡人数、受灾人数等,收集这些信息可以用于物资补给参考。“这块需要什么样的物资?有什么、缺什么?多少人需要医疗救助?哪些人需要心理疏导?受灾百姓的生活面貌怎么样?都可以通过收集数据反映出来。”何玉龙说,物资发放是一个科学的细活儿,只有把工作做细了,才能更好更快地帮助受灾百姓。

观察记录的还有房屋结构等信息,待日后录入更专业的数据库中,备后续复盘、防灾、减灾、救援之用。

救灾过程中,通州救援队员还为执行“砂涌”现场搜救任务的消防队伍补充了防护物资。

这几天,一波又一波消防队员一直“顶”在“砂涌”灾害前线,披星戴月:早晚与结冰的泥沙为伍,中午化了,腿脚又都泡到泥汤里。细心的李雪看到有消防队员挂满泥浆的鞋子上皮毛都翻翘了起来,心疼万分,同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救援队都一样,练兵千日,用兵一时,长年累月的训练就是要让我们的体力、耐力和心理都要比老百姓更‘抗打’些,所以时刻告诉自己,再艰苦的境遇也要忍一忍,克服克服!”

张沛均补充说,救灾以来,奔赴灾区的救援队员关注点全在灾民身上,救援人员自己缺什么反倒顾不上说。这点他深有感触。大河家镇伤亡人数多,安置点规模也大,搭帐篷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

“冬季用的救灾棉帐篷和平时不一样,特别重,不易搭建,更费时。”张沛均说,现场救援人员和志愿者们“拼手速”搭起来的帐篷,都紧着受灾群众用,队员们要么睡在车里,要么像通州救援队员一样,自带了可抵御零下20摄氏度严寒的睡袋和露营用小帐篷。参加这次救援,李雪的装备算仨人里最轻的,也有20公斤重。

当看到救援环境更艰苦,穿得更薄,活儿更重的战友们,通州救援队员都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于是用自己借调的保障装备补充给大家,让战友们保持“战斗力”。

22日下午,甘肃抗震救灾指挥部通报,积石山6.2级地震灾后现场排查搜救工作结束,经核查确认无失联人员。灾害防御协会发布,甘肃、青海受灾群众基本得到安置。23日凌晨3点,通州救援队员同北京市应急救援协会结束现场任务,返回到兰州中川机场休整,搭乘白天的航班返回北京。

此次通州救援队员按指挥部部署,往返甘肃、青海两地灾区,现场协助勘察受灾区域,包括甘肃临夏大河家镇周边各村、青海民和县中川乡的金田村和草滩村,以及“砂涌”的起始地王家村,搜索排查房屋370户,协助处置伤员7名,搭建帐篷15顶,同当地队伍协助转运物资棉被、棉衣、发电机、电暖器、毛毯、帐篷、煤炉、食品等20余吨。23日晚,三名队友均已安全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