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821期 >2023-12-14编印

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加速推进
刊发日期:2023-12-14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金耀飞

2-2.jpg

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京帆屋顶已经展露雏形。记者 常鸣/摄

    临近岁末,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各标段纷纷按下“快进键”,抓质量、抢时间、赶进度,加速高质量建设,超额实现工程计划目标任务。

首次应用新工艺节能提效

近日,由北京建工城乡建设集团承建的04标段05B区已进入基坑主体结构B1层,同步启动杨坨一街西综合管廊土方开挖及支护施工。建成后,该区域将作为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的商务服务、车站换乘空间使用,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是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部分。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西靠北运河河岸,东邻东六环,处于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空间结构交汇处,地下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地上规划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是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是“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支点。

据北京建工城乡建设集团副中心站枢纽项目部经理王昭介绍,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是集城际高铁、市郊铁路、城市轨道、骨干铁路、公交、出租车、私家车、共享单车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新时代TOD典范工程,将呈现“地下枢纽地上城”。

记者了解到,工程04标段在建设过程中遭遇诸多难题。其中超深超大基坑距离大运河不足200米,其地下水丰富,容易发生主体结构上浮情况。为此,项目团队除了在抗拔桩施工中采用常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外,还在整个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施工中首次应用缓粘结预应力抗拔桩工艺。

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新工艺可将单桩抗拔承载力提高约10%,施工效率提升25%,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上浮问题。

同时,工程在进行05B区基坑主体结构外墙施工时,因结构边线与围护结构距离只有600毫米,导致正常木模板双侧支模空间不够。项目特别采用定制化Smart-6型单侧支撑体系进行单侧支模,不仅解决了作业面的问题,在施工进度上也取得了优异的成效,在混凝土浇筑观感质量上也有明显提升。王昭表示,创新还不止于此,在单侧支模范围以外的木模板加工采用了模板数字化智能加工体系,不仅可以确保现场施工进度,还能大幅度提升模板安装质量、有效消除现场机械和火灾等安全风险隐患。

行业领先“机器人”实时监测

安全生产是推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工程已经应用了行业领先的基坑实时监测机器人系统,可以实现全天24小时不间断监测,一旦发现变形监测数据异常,便可及时推送预警信息到管理人员终端,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项目部还在施工现场出入通道闸机处增设了酒精测试仪,与人脸、虹膜识别的生物识别技术联动,可自动识别饮酒人员并推送告警。针对饮酒人员,闸机不予放行,禁止进入施工现场,确保安全体系平稳运行。现场巡检人员还会统一佩戴智能安全帽,智慧工作平台能直接查看人员的现场分布情况、活动轨迹、视频画面,可通过语音指令远程调度该巡检人员,实现全天候可视化管理。

此外,项目部还建有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唯一在用的封闭式数控钢筋加工棚,在结构施工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钢筋工人提供了防晒、防雨、防风的加工环境,降低了对周边噪音影响,增加了有效作业时间,提高了安全、质量、环境保障。

据了解,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可以直接连接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是北京城市副中心便捷联通京津冀和城市中心区的城市会客厅,将有效提升城市副中心对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承接能力,为建成“轨道上的京津冀”,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有效治理“大城市病”,创新新时代TOD站城一体化开发模式发挥引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