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818期 >2023-12-11编印

京津冀共建燕文化研究中心
全国首个“大考古”联盟亮相
刊发日期:2023-12-11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李祺瑶)昨天,随着燕文化考古研究中心成立,京津冀三地文物局牵手共建的全国首个“大考古”联盟正式亮相。今后,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将联合三地7家考古单位,以琉璃河考古基地为中心,围绕燕文化考古调查发掘、都城发展历史、文物资源价值阐释与活化利用等开展战略合作,推进京津冀考古事业协同发展。

燕文化考古研究中心的成立仪式更像是一场京津冀三地考古研究成果分享会。大雪节气刚过,京津冀三地考古人暂停田野考古,有机会聚在一起交流心得体会。未来,这种交流将成为常态。“希望通过新中心,搭建一个更开放的交流平台,整合各方研究力量,围绕燕文化考古工作进行协同攻关,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院长郭京宁说,自古以来,京津冀三地,地域一体,人缘相亲,文化一脉,组建考古“大联盟”,有需要更有必要。目前,研究中心吸引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联合大学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加入。

找寻历史的足迹,将不再被地域界限束缚,三地将联合开展燕文化考古调查与发掘。郭京宁举例,顺着北京琉璃河遗址附近的大石河,进入河北拒马河流域,考古工作者将联合开展流域考古调查,摸清燕文化发展源头。“各方可以更高效、全面地整理考古发掘资料,合作编写考古报告,推动燕文化考古发现与研究的纵深发展。”

三地的研究成果将产生“1+1+1>3”的协同效应,还原更完整的史实。

“来自京津冀地区考古一线的成果将汇集到一起,建立燕文化历史考古研究资料库。”郭京宁说,近年来,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涞水富位遗址等大遗址的发现,为考古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下一步,三地考古单位将搜集、整理、汇编燕国相关史料记载的各类历史文献,梳理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及前沿动态,围绕燕国历史地理以及政治军事制度、区域经济、社会民俗等进行深入研究。

同时,三地还将共同举办学术讲座和会议、申报科研项目、出版学术成果。北京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将面向天津和河北开放,共享实验室、仪器设备等,提升京津冀地区整体考古研究水平。

更值得期待的是,京津冀三地的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将同台展示,让更多人听到最原汁原味的“燕国故事”。比如,三地将共同策划燕文化历史与考古成果展,共建燕文化考古类博物馆,联合开展公众考古活动,实现文物资源共享,推动燕文化考古遗址的保护利用。郭京宁说:“我们希望把琉璃河考古基地建设成为集科研、展示、文物保护于一体的国际化考古工作站,加强‘城之源’研究,守护好、传承好中华文脉。”

一座新型的“考古学院”将落地,推动不同层次的考古人才培养。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已依托琉璃河遗址建立了实践学习基地,通过校外硕士生导师聘任、联合培养等多种模式,面向京津冀地区相关高校招收燕文化考古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相关新闻:

科技手段为琉璃河遗址“测年”

北京3000年建城史再添实物证据

本报讯(记者 李祺瑶)两年前,琉璃河遗址发掘出一件刻有铭文“太保墉匽 延宛匽侯宫”的青铜卣,首次从出土文献角度证实了北京地区3000年建城史。昨天,首届京津冀考古论坛上,考古专家公布,利用碳十四测年技术对出土青铜器等样品进行检测,科技手段进一步印证琉璃河遗址是3000多年前的西周燕都,正是北京的“城之源”。

2019年以来,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开启琉璃河遗址考古发掘工作,遗址发掘面积达2400平方米,发掘西周时期的城外墓葬24座,城内夯土建筑1处,大型夯土井1处,房址2座,出土铜器、漆器、陶器、海贝、象牙器等100余件各类文物。其中,在一座编号为M1902的墓葬中,考古工作者首次发现卣等青铜器上刻有铭文。市考古研究院燕文化考古研究部馆员王晶介绍,铭文中提到的“墉”,是筑城之意,证实在此建造都城;铭文还提到“匽侯宫”,表明城中有一座很大的宫殿。这些史实,填补了传世文献中关于西周封国都城建造的空白,为北京地区3000年建城史提供了最早的文献证据。

“通过科技考古的手段,我们同步对琉璃河遗址出土遗物进行了系统研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吴小红利用碳十四测年技术,对M1902墓葬出土的带铭文的青铜器、墓主人的牙齿和骨骼等样本进行了检测。她介绍,碳十四测年技术作为一把精确的时间“标尺”,可以为考古研究提供年代学依据,检测结果表明,琉璃河遗址的年代属于西周早期,与文献记载具有很高吻合度。“我们还对几座墓葬的墓主人骨骼做了同位素分析,结果证明他们生前有过迁徙行为,推测他们可能是最早迁都过来的一批人,或者是参与了燕都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