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近日顺利竣工,预计年底向公众开放。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讯(记者 关一文)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近日顺利竣工,预计年底向公众开放。届时,四大类型展览将陆续登陆这座“运河之舟”,展出文物约6000件,日接待量可达6000人次,进一步满足市民文化休闲需求。首都博物馆藏品部主任冯好向记者透露,“元旦前夕,大运河博物馆基本陈列、沉浸式体验展、北运河画卷展和临时展览将与观众见面。”
首都博物馆两馆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诠释“都”与“城”的关系。本馆展陈以“都”为核心,东馆展陈以“城”为核心,两馆展陈遥相呼应,既珠联璧合又各具特色。冯好介绍,大运河博物馆的展陈体系由基本陈列、专题展、开放展示、临时展览四大类型展览构成。基本陈列为展陈体系的核心与灵魂,专题展为补充与深化,开放展示丰富参观体验,临时展览为拓展与延伸。
其中,基本陈列为展陈体系的核心与灵魂,以“北京与大运河”命名,展区位于博物馆二层,面积约4000平方米。该展览以“城”为核心,聚焦北京人文地理,突出北京特色、副中心特色,讲好千年运河故事、讲好北京故事,揭示“都”给“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阐释城市发展服务保障首都功能,从而与其他大运河主题博物馆基本陈列形成显著差异。该展览的特点是以全国大运河发展历程奠定宏大的时空与叙事背景,着力突出北京与大运河的互动关系、北京在大运河历史上的龙头作用,以人、水、城为内容主线,从人文地理视角、生态文明展示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建设成就。
专题展由京城系列、京津冀系列、收藏系列组成。打破常设展陈的固有窠臼,每个系列围绕专题常换常新,不断推出新的专题展览,突出北京文化、京味文化的展示,彰显古都北京的活力与创新力,辉映城市副中心定位与规划目标,弘扬北京城市文化特质与悠久传统。京城系列包括《北运河历史文化画卷专题》《“畅游大运河”沉浸式数字体验专题》《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系列专题》,京津冀系列将首先推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收藏系列将推出《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藏品专题》。
“为烘托城市副中心的开放与创新活力,凸显现代化博物馆的人文视野与时尚品位,大运河博物馆为观众打造了人文、休闲、科技相融合的体验式开放展示区。”冯好介绍,在开放展示区,人文休闲暨数字科技体验区位于B1层的开阔空间,展示反映北京与大运河主题的艺术品及数字科技交互体验展项,使观众一进入场馆即感受到强烈的历史文化氛围与现代科技的感染力。
人文休闲展示区位于1层大堂、2层中厅北侧(正对共享大厅连廊入口),展示北京与大运河历史文化题材场景复原。当代艺术休闲展示区充分利用2、3层休息区,展示当代名家雕塑与工艺美术品,渲染艺术与时尚活力。石刻园林展示区在B1层连廊错落有致地裸展馆藏古代石刻文物,营造传统园林的氛围。建筑隔震科普展示区与石刻园林展示区相邻,通过东馆建筑隔震剖面科普博物馆普及隔震减震知识、传播文物保护理念。可视文物库房存放馆藏一级文物《乾隆大藏经》经版与馆藏家具等文物,实现文物库房的有限开放展示。儿童馆为以“北京与大运河”主题建设少儿教育的学习体验中心。
此外,大运河博物馆还设有临时展览。临时展览立足于“城”,以“解读灿烂中华”为重点,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合作引进境外优秀展览。“大运河博物馆有两个临展专用展厅可以组合为一个大型临时展厅。同时部分专题展消除了与临时展览之间的界限,也将承担临时展览的功能。”冯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