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799期 >2023-11-14编印

八省市百位演奏家在指挥家谭利华指挥下
民乐交响诗《大运河》奏响北京艺术中心
刊发日期:2023-11-14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1-1.jpg

戏曲古韵与民族管弦乐“强强联合”,为观众带来多元极致的观演体验。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记者 关一文

“河神老祖,保佑船员。”大运河畔的北京艺术中心音乐厅里,随着北京歌舞剧院青年歌唱家冯金伟一声高亢的吟诵,指挥谭利华举臂挥棒,气势恢宏的打击乐声音渐起,让观众仿佛被带到大运河“开河节”的仪式上,为庄严肃穆的音乐厅增添了一缕烟火气。

作为2023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暨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的重磅演出活动,昨晚,由北京演艺集团出品、旗下北京民族乐团创排、来自大运河沿线八省市民族乐团组成的百位演奏家所演绎的民族交响诗《大运河》,在全新建成的北京艺术中心音乐厅铿锵奏响,以“民乐联合”的形式为观众带来一幅波澜壮阔的运河音画,彰显“大运河”的文化活力。

磬、水琴、雨声器、鸟鸣器……序曲《开河》运用多种打击乐器交错闪现,还原了古代开河节的“声景”,古老神秘的运河风情扑面而来,营造出庄肃、神秘的氛围。“大运河开河是非常具有仪式感的活动,寓意运河开河后越来越繁忙、越来越兴盛。”随着指挥家谭利华为观众带来的《大运河》交响诗章导赏,《漕运沧桑》《黄金水道》依次奏响,将漕运发展的历史和水道意象的灵动柔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第五乐章《醉千秋》北京京剧院梅派青衣郑潇与民族管弦乐队的合演,戏曲古韵与民族管弦乐“强强联合”,让观众既能欣赏民族管弦乐的磅礴大气之音,也能听到难得一闻的吟诵、京剧等国粹之声,从中收获多元极致的观演体验。

剧场里,民族乐器与戏曲吟唱交相辉映,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旋律久久回响,时而恢弘大气,时而庄严肃穆,时而烟火气十足,特别是八省市乐器“对弹”下的“对谈”,兼具写实与诗意化地呈现出在大运河滋养下沿线城市的文化传承发展与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景象,让观众可以随着音乐徜徉沉浸在大运河流域的两岸,感受大运河沉淀千年的璀璨繁华。

民族交响诗《大运河》是我国首部有关大运河题材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分为序曲、六个主体乐章和终曲,并采用套曲形式,通过序曲《开河》与《漕运沧桑》《黄金水道》《江河万古流》《舟楫通南北》《运河明珠》《醉千秋》《大河·天下》,对大运河的历史职能与文化底蕴进行音响“深描”,展现出一套立意完整、切面丰富的民族交响诗。

“这部作品的创作来源就是大运河,所有的内容都经过严格和缜密的考证和梳理,再以音乐这样这种时间艺术表现出来。”民族交响诗《大运河》作曲家郑阳介绍,这部作品由多位运河专家联合指导,运用了中国民间音乐、大众流行音乐、先锋实验音乐等多种元素,作品紧扣大运河的功能与文化特色,分别描写了运河开河的场景、漕运发展的历史、水道意象的灵动柔美、运河水利工程修凿治理的艰辛智慧、大运河贯通南北的商贸市井下的繁荣景象、运河沿线城市的风情民俗、描绘运河滋养下的多种艺术形式的繁华与隽永。“我们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表现出大运河承载‘时、空、人’相结合的符号意象,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文化功能,表达大运河‘传承好、保护好、利用好’的美好愿景。”郑阳说。

乐曲处处彰显着民族文化的古韵匠心。《漕运沧桑》中使用了在民族管弦乐中较为少用的中低音唢呐为主奏旋律。《黄金水道》采用了中国传统民乐调式的雅乐与清乐两种音阶混合的“混融音阶”。《舟楫通南北》中更是采用了双增二度七声音阶。这些特殊音阶的运用与探索,再加上“润腔”“滑音”等具有民间特性的音乐技法,强化了音乐风格的对比,音乐仿佛从空中飘来,感染力十足。“音质超乎想象。”第一次来到北京艺术中心演奏,郑阳对刚刚竣工的北京艺术中心赞不绝口,“从外观来看,北京艺术中心是一个审美高级的地标性建筑,是一个地区闪亮的文化名片,从内核来说,有利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普及高雅艺术非常重要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