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790期 >2023-11-01编印

绿色发展论坛11月1日至2日举办,记者为您探访——
城市副中心无处不在的绿
刊发日期:2023-11-01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1-1.jpg

北京城市副中心蓝绿交织、水城共融。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记者 陈施君

在哪里能触摸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绿?这座城市给出的答案是:无处不在。绿色,在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天地间,在清晨第一缕朝阳映照的绿道上。绿色生态、绿色交通、绿色产业、绿色能源、绿色金融……近年来,北京城市副中心坚持规划引领,突出绿色发展主基调,探索走出了一条以绿色为鲜明特征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绿色已成为城市副中心的鲜明底色。

绿色生态

城市副中心的“一带一轴”交汇处,有一片11.2平方公里的“城市绿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这里绿意盎然、生态美好、空气清新,是一座“天然氧吧”。作为通州新市民的叶欣,两年前刚搬到城市副中心,周末举家到“城市绿心”游玩已经成为他们的日常。“老人小孩都喜欢这里,一年四季风景特别美,空气中弥漫着青草和花的香味,还有很多亲子游玩项目。”

以这片“中央公园”为圆心,城市副中心的公园绿地已串联成环、连绵成片。台湖万亩游憩园、大运河森林公园、东郊森林公园、马驹桥湿地公园……如今要在城市副中心数数大型公园,一双手肯定数不过来。冬日暖阳里,张家湾公园内,不少市民在小桥旁、亭子内、广场上遛弯锻炼。公园的北眺双台、中留泗水、南觅溪林等景点,伴随着游廊、水系、特色生态景观,共同组成一幅优美画卷,成为居民休闲游憩的好去处;除了大型公园外,家门口的口袋公园、小微绿地,也作为城市副中心壮美绿色画卷上的颗颗明珠,为市民的幸福生活“加码”。2022年11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授予副中心“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副中心成为北京市第一个荣获“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的平原区。

绿色能源

绿色之美,又岂止生态一隅。在城市副中心,绿色能源的广泛应用,正以低碳之笔,将绿色写入城市副中心的基因。

在位于张家湾镇的新型电力系统实验基地,机器人手臂正在检查充电桩的安全性,其智能化和精确度令人惊叹。该基地成立于今年8月,主要致力于支撑副中心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建设的科研攻关与实验验证,服务保障城市副中心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将在智慧零碳新技术、新产品、新系统研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据通州区发展改革委节能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城市副中心陆续推进了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深层地热利用、天然气压差发电等多样化新技术场景应用。在全市率先开展用能和碳排放综合评价试点,截至目前,已批复西工大北研院、氢能前沿科技产业发展、城市副中心剧院、首都博物馆东馆等八个项目的节能审查意见,通过优化调整用能方案共核减二氧化碳排放4931吨,为城市副中心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提供有力支撑。

北京北投生态环境有限公司是北投集团旗下绿色能源和环境保护领域的专业子平台公司。在不到四年的发展过程中,公司承担和推进的绿色能源项目面积近500万平方米,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量超过65兆瓦,合同能源管理规模近100万平方米,项目投资规模达30亿元,其中大部分位于城市副中心,包括城市绿心组团、行政办公区二期东南组团和六合村组团、清华大学通州校区、副中心政务服务大厅、潞城全民健身中心、台湖图书城、碧水再生水热泵项目等。地源热泵、再生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水蓄能、光伏发电系统,这些颇具科技范儿的节能系统几乎已成为城市副中心新建建筑的“标配”。

绿色生活

在运潮减河绿道,从事金融行业的通州市民王敏正在骑行,工作地点离家约有6公里,她选择骑自行车上班,每天骑车1小时,精气神儿也越来越足。“我已经有小半年没有开过车了,在城市副中心,骑行是一种享受,也为低碳环保出一份力。”

市民刘奇热爱健身,也正是为了方便跑步,才把家搬到了城市副中心,沿着北运河绿道打卡、跑步,是他每天的“固定项目”。“城市副中心的跑步和骑行环境太好了,只需要一双跑鞋和一辆自行车,就能拥有充实生活。”

在城市副中心,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市民们的共识和日常。今年,区发展改革委以“低碳行动·赋能未来”为主题,开展了2023年城市副中心节能宣传周系列活动,在全区掀起了节能热潮。旧物交换、互动游戏等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深度参与,副中心绿色低碳发展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