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曲经纬)昨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网站发布了2023年第三轮拟供应商品住宅用地清单,共涉及19宗用地,土地面积100公顷,地上建筑规模221万平方米。19宗用地将最晚于11月20日组织发布出让公告。其中,城市副中心发布一宗地,位于永顺镇。
从圈层分布看,本市三轮次继续按照梯次疏解、有序承接的要求,加大副中心和平原多点地区土地投放力度。19宗商品住宅用地中位于副中心和平原多点地区的有11宗,土地面积约59公顷,占比59%;位于中心城区的有6宗,土地面积约23公顷,占比23%;此外,生态涵养区在本轮次也有2宗新增供地,土地面积约18公顷,占比18%。
三轮次拟供用地继续坚持重点围绕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和就业聚集区布局,七成项目位于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六成以上项目位于“三城一区”或产业园区周边,合理引导职住平衡,增强居民通勤幸福感,推进“住更宜居”。
本次,城市副中心仅发布了一宗地,为通州区永顺镇临空新村土地一级开发项目FZX-0601-6012、6013、6019、6020、6021、6022地块,用地规模6.88公顷,规划地上建筑面积11.97万平方米,主要涉及居住用地和多功能用地。
今年前两轮,城市副中心共供应6宗地,用地规模23.99公顷,规划地上建筑面积47.68万平方米,除了宋庄地块外,其他均已成交。值得一提的是,第一轮次成交的招商蛇口梨园东小马6009地块是城市副中心首例“交地即交证”项目,创造了26个工作日完成从拿地、项目公司注册、土地出让合同主体变更、规划方案公示及多规推送、立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不动产证等全套流程。第二轮次成交的北京万科永顺邓家窑6004、6005项目,实现40天“交地即开工”,继梨园东小马6009地块后再造流程,刷新“副中心速度”,几轮供地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副中心经验”。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将继续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情况,结合市场实际,通过“多频少量”方式实现商品住宅用地的均衡有序供应。同时,坚决落实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因城施策,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切实维护土地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