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752期 >2023-09-04编印

副中心总投资规模将达6000亿至8000亿元
刊发日期:2023-09-04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赵鹏

记者从“北京日”京津冀协同招商推介暨投资北京全球峰会上得到消息,在“十四五”期间,副中心的总投资规模将达到6000亿至8000亿元。

副中心投资基金规模超过1000亿元

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已步入快车道,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的作用日益凸显,各项新兴产业要素加速集聚。在峰会上,通州区相关负责人对副中心进行了推介。

通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副中心地区生产总值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已连续3年突破千亿元,这里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规模构建起城市的“四梁八柱”。

在“十四五”期间,副中心的总投资规模将达到6000亿至8000亿元。与此同时,通过设立多元化的产业基金,副中心投资基金总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高质量、多元化的空间优势和发展优势日益彰显。

三大建筑、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东六环入地改造、通州堰等一批重大工程形成阶段性成果;大运河京冀段62公里实现全线通航;北京学校、人大附中、黄城根小学等17所市级优质学校落户,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等正加快建设;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北大人民医院通州院区等5所市级优质医疗资源落户,安贞医院通州院区、首儿所附属儿童医院通州院区等加快建设。

在大运河畔,现代金融服务产业链和总部经济发展态势初步形成,累计落户央企二三级企业81家,全区金融企业已超400家。科技创新动能更加强劲,去年以来市级“专精特新”和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均呈现倍增态势,一大批网络安全、元宇宙等领域的优质企业相继落户,让副中心产业更具“含金量”。

北京将以副中心为桥头堡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在峰会上,市经信局副局长潘锋介绍,高精尖产业已经给全市经济结构带来显著优化。去年全市高精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0.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32.3%,是全国水平的两倍以上;AI、区块链、北斗、信创等新兴产业规模均居全国各省市之首;集成电路、医药、汽车等高端产业对投资增长的贡献超八成;打造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0家、绿色工厂112家。

展望未来,潘锋表示,北京有着众多的投资机会。北京作为我国六大古都之一,传统文化复兴和国潮兴起,将孕育文化消费新品牌。在资源空间上,北京正在全力建设城市副中心,副中心背靠首都2300万人的超大规模市场,保持着每年千亿元以上投资强度,吸引着全球最新技术产品展示。今后,北京将以副中心为桥头堡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携手雄安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打造中国的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他认为,未来的北京更值得海内外投资者期待和参与。

京津冀51个重大项目签约超1045亿元

在峰会上,京津冀三地重点领域项目同步亮相,包括现代服务、科技服务、数字经济、金融、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及空天等13个重点产业的51个重大项目成功签约,签约金额高达1045.47亿元。

中氢新能技术有限公司、易能新源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新设项目纷纷签约落户北京。此外,空天产业蓬勃发展,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17.35亿元,建设航天火箭智能感知产业基地。

北京安达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在天津市保税区投资航空装备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形成“北京研发天津制造”的京津一体化运营格局。

先进制造业企业同样看好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全球最早公开零售高性能四足机器人的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这次落户河北省,投资建设“K12人工智能建设实验室项目”和“四足机器人项目”研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