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718期 >2023-07-18编印

文艺和商业元素成为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发展亮眼新星
运河之夜“热起来”
刊发日期:2023-07-18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王倚剑

1-1.jpg

夕阳西下,一艘游船行驶在大运河水面,带游客开启夏夜休闲之旅。记者 唐建 常鸣/摄

草坪音乐会、露天夜宵、咖啡游船……运河边的夜生活多姿多彩,令人着迷。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尝试引入新潮文艺活动,充分运用运河资源优势和夜晚时段出行休闲需求,进一步探索服务和宣传形式,引入多种新业态,推动文旅商融合发展,让文艺和商业元素成为景区发展亮眼新星。

“燃灯塔,塔燃灯,燃灯古塔第一层……”台上快板声清脆欢快,台下观众鼓掌喝彩,广场洋溢着热闹欢乐的气氛。日前,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周末大舞台”综艺晚会在运河文化广场热闹开演。来自北京大运河翰林艺术团的演员纷纷拿出看家本领,魔术、杂技、舞蹈、自创快板轮番登场。惠民演出承载多种文艺形式,满足全年龄段观众的口味,将普通的夜晚变为文艺之夜。

景区尝试引入更多年轻新潮元素,让运河“热起来”“闹起来”。端午节期间,运河文化广场草坪上就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露天音乐会。没有精心搭建的舞台,只有串串彩灯和星空;没有整齐固定的席位,只有容观众随性落座的绿色草坪。正是这样极简的风格,切中了现代人追求自然生活的审美格调。在场听众既有闻讯赶来的忠实粉丝,也有被音乐吸引来的附近居民。天色渐暗,手机的亮光变为荧光棒,文艺热情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

文艺表演具备丰富形式和直击人心的情感表达,是提高影响力,聚人气、增活力的一大“公约数”。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进一步探索服务和宣传形式,引入多种新业态,在凉爽夏夜中,用商业元素为副中心居民点亮一个个消夏休闲打卡地。

二号码头圆形观景平台滨水而建,视野开阔,同时设有花坛、桌椅,环境雅致,常有游人在此休憩。经过细致规划和“五一”节日期间试运营,景区充分运用平台近水优势和夜晚时段出行休闲需求,集合“天时地利人和”,设置餐饮外摆摊位,提供精酿啤酒、海鲜小吃、甜品零食等食品,消费后可在平台落座,一边享受凉风吹拂,欣赏副中心夜景,一边享用美食。

“我经常来河边散步,走累了就在观景平台坐下休息。现在这里还可以吃夜宵,不光是晚上散步时能够补充体力,还可以带朋友来边聊边吃,又多了一个聚会的‘据点’。”市民李先生说道。

像这样的“仲夏夜会客厅”还不只一处。漕运码头水岸边停靠的“觅·咖啡”游船以咖啡文化为特色,打造了一所水上咖啡屋。游船向顾客提供现磨咖啡、网红调制饮品、华夫饼等简餐美食。游船将载着乘客从漕运码头出发驶向玉带河大桥,最终回到漕运码头,营造出更加私密的空间和雅致氛围。每逢周末,漕运码头还将延长国风市集营业时间,码头岸边十余处摊位将点亮灯光,日市变夜市,丰富市民游客夜游体验。

从运河文化广场到漕运码头,串成一条夜游新游线,新业态丰富夜间经济,助力副中心全方位开展特色促消费活动,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等消费业态,全力推进景区消费向全域消费、日间消费向全时消费、传统消费向新兴消费转变。时尚的文艺表演形式走上街头、走进绿地,全新文艺潮流成为吸引游人目光的聚焦器,也在运河文化画卷上添一笔亮眼色彩。文化、商业元素与旅游融合,运河岸边“双子星”绘出一张新“星图”,为运河畔的夜晚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