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693期 >2023-06-12编印

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大厂设政务服务一体化办事大厅
刊发日期:2023-06-12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1-3.jpg

一体化办事大厅中,工作人员正在为群众讲解。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讯(记者 陈施君)日前,北京城市副中心管理委员会、通州区人民政府、廊坊市人民政府共同签署政务服务“区域通办”2.0框架协议,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一体化办事大厅(试点)在大厂县正式揭牌运行,在全国率先实现政务大厅跨域融合,为京津冀政务服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大厂居民武少华成为一体化办事大厅的首批尝鲜者。“我是做工程的,想在通州区开办一家企业,刚听了大厅工作人员介绍,给了我详细的办事指南,回家后准备好材料,只需要一个小时我就能在大厂拿到电子证照,太方便了!”

2021年5月,副中心管委会、通州区政府与廊坊市政府共同签订了《政务服务“区域通办”联动机制框架协议》,即1.0版协议,先后推动通州区和廊坊北三县共523个事项实现“区域通办”。1.0版协议实施以来,有效降低了跨地域办事的通勤成本和时间成本,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减少了企业群众办事跨地区“来回跑”,在当地就能办理,大大降低了疫情传播风险,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

本次签订“区域通办”2.0框架协议,是在充分吸收借鉴总结1.0版协议经验基础上的升级和优化。与原版协议相比,新版协议继续扩容,通办事项覆盖面更广,将北京市、通州区进驻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的34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以及通州区镇、街级160余项民生类服务事项全部纳入通办范围,廊坊北三县也推出294项高频涉企经营事项,实现更多事项跨区域联动办理。除此之外,还以数字政务赋能区域协同,打造整体联动的“大服务”框架。通过将副中心政务服务“云窗”系统延伸到天津、河北相关地区,打破信息壁垒和区域限制,把点对点的通办模式转为组团模式,进一步促进各地政务服务“同质、同效、同标”,让政务服务围绕“功能圈”“产业圈”“通勤圈”,画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同心圆,让三地百姓更多享受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红利,让三地企业进一步提振创业发展信心。

作为北京东部地区的市、区(通州)两级综合性办事大厅,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自开厅运行以来,一直为企业群众提供线上“极智”和线下“极致”的优质服务体验。此次在大厂设立副中心政务服务一体化办事大厅,通过“云窗口”延伸,实现两厅融合、多厅融合:一是有利于统一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标准,实现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和电子证照的互用,探索搭建一体化网上虚拟大厅;二是有利于两厅综合窗口一体化应用,开展委托受理和授权出证办理机制;三是有利于打破以往地域限制和固有模式,充分发挥区域合作制度优势,拓展服务内容,构建更加便民、利企、高效的政务服务新格局;四是通过政务服务的协同联动,为其他领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下一步,副中心将进一步深化与津冀地区政务服务合作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完善政务服务大厅线上互动和联动办理机制,聚焦与企业群众密切相关的异地办事需求,持续扩大通办事项范围,推动区级更多事项“同事同标”,推动厅内事项“无差别”跨省办理,推动三地双厅融合、多厅融合,切实提升三地企业群众办事的获得感、幸福感。

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廊坊市副市长赵静波共同签署了政务服务“区域通办”2.0框架协议,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刘强出席签约仪式;副中心管委会政务服务局副局长、通州区政务服务局局长张胜勇,大厂县县长张秀萍为副中心政务服务一体化办事大厅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