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鹏)“运河西望是北京,北京希望在运河。”近日在中关村论坛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路演行动——中关村专场路演活动上,中关村通州园管委会主任林正航介绍了城市副中心产业发展及成果转化落地相关政策。他表示,通州园正聚焦于发展张家湾设计小镇等四大重点功能区。
林正航介绍,金融赋能、绿色发展、数字文旅、医药健康、国际种业、网络安全、城市设计、智能建造,如此多元协同的产业支撑体系,正在推动数字化、集群化、生态化的副中心产业新格局。如今副中心兼具一系列政策叠加的优势,正在全力打造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十六园”之一的中关村通州园。“这包括了‘设计未来 未来已来’的张家湾设计小镇、‘西望所在 集中可控’的西集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如漷至宝 健康至上’的漷县医药健康产业园,以及‘种于斯 务必成’的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这四大重点功能区。”林正航说。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通州园共有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45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9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7家,独角兽企业1家,上市企业19家。2022年度通州园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收入约1011.1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研发费用支出约51.3亿元,同比增长3.3%,收入亿元以上企业101家。
在通州园,目前上市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其中上交所主板和科创板5家,包括甘李药业、中际联合、福元医药、春立医疗、佳华科技;深圳中小板2家,即探路者、华联;北交所2家为凯德石英、绿竹生物;港股3家则是李宁、维太科创和春立医疗。这些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业、电子与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等产业领域。
根据本市要求和副中心“3+1”功能定位,通州园正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做强优势主导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目前,通州园正围绕特色小镇模式,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围绕城市科技、创意设计、网络信息安全、生物医药产业,着力吸纳高端要素、集聚创新资源,助力副中心构建现代化高精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