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文化总第586期 >2023-01-12编印

繁花似锦(下)
刊发日期:2023-01-12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2.jpg

花丝镶嵌作品《圆明园大水法》,通州区委宣传部供图。摄影/王铭

4-3.jpg

北京,通州,运河龙灯会,通州区文旅局供图。

4-1.jpg

十八个半截胡同里的清真寺,外观是中式传统建筑风格,寺的主建筑有礼拜殿、邦克楼等,通州区文旅局供图。摄影/王路明

非遗传承:咫尺匠心 世代相传

通州有着广泛存在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有49个项目列入区级名录;“运河船工号子”“运河龙灯”等7个项目列入市级名录;花丝镶嵌制作技艺、“面人汤”面塑制作技艺两个项目列入国家级名录。

花丝镶嵌:宫廷艺术 走向银幕

花丝镶嵌,又叫“细金工艺”,实际上是“花丝”“镶嵌”两种制作技艺的结合。花丝、镶嵌可上溯至汉代、西晋墓葬出土的金银器中;隋唐时期金银器物大兴,更有极精致的花丝工艺金杯、金碗和金提梁壶等手工艺制品;元代,受蒙、藏民族和喇嘛教的影响,在马鞍饰、刀剑饰、首饰等制品上开始镶嵌玉石、宝石、珍珠等,大量应用镶嵌工艺;明清两代,将花丝、镶嵌灵活融合运用,开创了花丝镶嵌工艺新纪元,使花丝镶嵌业达到全盛,因其堂皇高雅、精美富丽的特点,被称为“宫廷艺术”;清末民初,渐渐流入民间,在市井首饰作坊时有出现。

通州的花丝镶嵌制作工艺兴盛于明清。清代曾出现张聚伍、于海、赵子元、王子厚等著名艺人,代表作有张聚伍设计制作的《二十四孝图》等。花丝镶嵌行业的生产经营主要为“作坊式”,大多以“子承父业”和“招收徒弟”的方式传承。通州城内就曾有“天聚”“瑞源”“宝兴”等多家著名的首饰楼,以“前店后厂”的经营方式制作销售各种花丝镶嵌首饰和工艺品,享誉京畿。张家湾、马驹桥等乡镇也有多家首饰店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民间手工艺人受到重视保护。1955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将散落于民间、身怀绝技的“细金艺人”组织起来,先后成立“北京市花丝生产合作社”“北京市镶嵌生产合作社”等工艺企业。1958年5月,将二社改组合并为“北京公私合营花丝厂”,正式建立北京花丝镶嵌厂。厂址坐落于通州燃灯塔下大成街,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两万多平方米,荟萃一批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

1958年以来,该厂自行研制了煤气发生炉、高频熔金炉、烘蓝炉、轧丝机、掰蔓机、激光焊接机等一批先进设备,在继承前人“花丝”“镶嵌”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发展为錾花、烧蓝、镀金等多种工艺品种,并与牙雕、木雕、玉雕等工艺相结合,生产出花色品种各异的戒指、别针、项链、耳坠手镯、袖扣、须针、须卡、摆件九大门类产品,远销日本、香港、东南亚以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袁玉兰、姚迎春设计制作的银花丝烧蓝摆件《黄鹤楼》,曾获得国内双项奖;崔西伦、许世舜设计制作的《北京天坛》,以25万元人民币被外国商人购买收藏;白静宜的力作花丝镶嵌《凤鸣钟》与吴可男的代表作《丝路花雨》,更是上品中之精品。

2008年6月,经文化部批准,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工艺美术大师白静宜成为该项目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2002年,原北京花丝镶嵌厂工人赵云亮在宋庄创办了细金坊工作室,他雕刻的饰品成为信誉和品牌的象征,陆续参与到影视剧道具设计制作中。《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贞观之治》等影视作品中的一些首饰和道具就出自细金坊,电视剧《甄嬛传》中各位娘娘头上那些古典唯美的头饰,也都是细金坊出品。

面人汤:小面人 大梦想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等,始于汉代。南宋《东京梦华录》云:“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锢,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谓之果实花样”。那时的面人是能吃的,谓之“果食”,节庆之际用之祭祖祭神或相互赠送。明代,面塑除了食用外,也有面塑艺人,身背工具箱,奔波在繁华闹市,以此为生计,面塑也随之演变成单纯的艺术形式而独立存在;近代,受文人艺术的影响,面塑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出新,其艺术魅力为王公贵族所动。他们不惜重金订购,作为贺礼馈赠亲朋,或作陈设摆放自家案头。面塑由街头登堂入室,身价百倍,整体水平产生质的飞跃,表现手段和表现技巧日臻成熟完善。

通州人对面塑艺术的贡献非常大。面塑大师汤子博、汤夙国,有“面人汤”的美誉,这个美誉渗透着两代人的心血与智慧。汤子博生于1882年,通州南关人,幼年学画常废寝忘食。清光绪末年,在通州“天桥”万寿宫,汤子博接触到山东曹州艺人所塑面人,遂产生了兴趣,自制竹针,潜心研习,反复制作。拿手后就身背木箱,以此为业。

为提高技艺,汤子博广泛涉猎多门造型艺术和实用美术,将塑佛像、画壁画、画灯笼片子等技艺融为一体;游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等地,反复观摩佛像神态和手势,并在地方戏曲和高跷、跑旱船等民间技艺中汲取精华,改革面塑技艺。汤夙国是汤子博的次子,“面人汤”第二代传人。他把西方雕塑的粗犷写实手法揉进东方追求“神似”的面塑之中,既有传统艺术韵味,又有现代艺术色彩。

1979年春,吴冠中、韩美林、郑一鹤、汤夙国四人创作联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推出,“面人汤”传人连同他的面塑艺术走进了神圣的艺术殿堂。1985年,汤夙国面塑个展应邀到联合国总部举办;1996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汤夙国“民间工艺大师”荣誉证书。2001年7月12日,通州区政府拨款建立“面人汤艺术馆”。2011年,“面人汤”艺术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州骨雕:循物造型

通州骨雕制作技艺是通过设计、凿活、铲活、磨活、组装、染色、配座等步骤,将特别处理过的牛腿骨手工雕刻成形态各异的骨雕工艺品,具有艺术题材广泛、工艺技术多元化、工艺精湛和雕凿技术难度大的特点,工艺品品类包括蔬果类、昆虫类、花卉类、动物类、人物类等。

中国传统雕塑尤其注重材质的美感,并主张“循物造型”,即遵循材质的形体特点塑造艺术形象,这在通州骨雕艺术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不但如此,通州骨雕工艺摆脱了传统的京派文化的贵族气息,在雕刻中掺入了一种新的平民性,使这门艺术由权贵的专有玩赏之物变为大众陶冶性情、提高审美品位的艺术品。

通州骨雕艺术和工艺技术大都是通过师傅口传心授的方式继承下来的,从清代开始通过师徒传承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现任传人陈道清的骨雕技艺是通过师爷安士奎口传心授的方式传给师傅陈国清,再通过陈国清老师的口传心授传给陈道清的。陈道清的骨雕工艺品曾出口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并被许多外国友人收藏,促进了我国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2008年8月,中央电视台CCTV-7《农广天地》节目组对陈道清制作骨雕白菜的全过程进行录制,并在中央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播报,为骨雕事业在国内的普及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民间节庆:运河龙灯 “小车”“竹马”

运河龙灯

通州运河龙灯,又名漷县镇张庄村龙灯会。其源头可追溯到清道光十四年(1835年),距今已有170多年历史。张庄村龙灯会是蓝色双龙,主要伴奏乐器包括大鼓、钹、铙、镲和筛(吊筛)。每逢年、节、祭祀和灾年都要“起会”(即走会)。正月初二、正月十五元宵节属节日欢庆起会,营造节日气氛;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娘娘庙会属祭祀起会,祈求上苍赐福百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遇到旱、涝、病虫等灾害年头更要起会,祈求诸神减少灾害、拯救生灵。

张庄村龙头十分少见,即方型龙头方口大张。据张庄村龙灯制作工匠曾维善讲:这是老辈儿这样传下来的,飞舞的巨龙必须张着大嘴,有动态感,那神态才是呼风唤雨的龙王。此外,张庄村的龙还有两处别具一格:一是龙脖处系五只大铜铃(解放前的铜铃现仍保存一只),动态中的龙铃声大作,增加龙的威武也渲染节日喜庆气氛。张庄村的龙另一特色是蓝色的。张庄村的村民认为蓝色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增强斗志。据北京民间舞蹈专家董敏芝讲:她在组织全国龙灯调演时,发现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多有蓝色龙,进一步证明了大运河南北文化在通州的交汇碰撞、扎根发展。如今,张庄运河龙灯被列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里二泗小车会

据《北京市志稿·庙集》记载:“里二泗河神祠四月四日有庙会,祠在张家湾运河之滨。昔年江浙两省漕运皆由内河,粮船至此停泊者数十艘,凑钱演戏酬神。远近游人……年必万人攒动,红男绿女,少长咸集。”这可能是几百年的盛景了;20世纪初期,每年都有两次庙会,有南八会、北八会在此献艺,里二泗小车会当然也在其中。因此可以断定,里二泗小车会最晚也成立于清代。

里二泗小车会角色齐全,共有膏药、甩头冠子、公子、大烟袋、媒婆、傻柱子、傻丫头、打锣人、拉车人、坐车娘娘、推车老人等17个角色。有时根据故事情节,还有猪八戒、小媳妇、老汉背妻、小毛驴、赶驴人、算账先生、挑担人、帮车的等角色,可安排多达26人同时表演,外加鼓乐队5人(或童男童女)。表演内容有千里送娘娘、娘娘逛庙会等。精彩表演动作有逗桥(又称过桥)、云车跑(又称跑车)、卧车等。套路、步调雄健有力、诙谐幽默、逗人取乐。

新中国成立后,里二泗小车会逐渐走向世界,参加了奥运圣火传递、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

皇木厂竹马会

按流传下来的说法,皇木厂竹马会经历了元明清三代。南方各省的竹马都是八匹马当主角;唯独通州除了八匹马外,还额外加了两匹骆驼,这与把骆驼当作运输工具有关,可见竹马在南北文化交流中,融入通州本土文化,成为通州独特的花会品种。

此外,演员、马、骆驼身上披挂黄袍,据说与明成祖朱棣有关。当时官吏在奏折里介绍了皇木厂竹马会,朱棣非常感兴趣,专门把竹马会召到皇宫里进行表演。演出结束后朱棣当场赐给竹马会黄袍,形成皇木厂竹马会演员们穿黄色袍子的习惯。

建筑遗产:沿河而居 因运而生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为通州带来新的城市建筑地标的同时,也陆续出土发现了路县故城墓葬群、瓮城遗址等珍贵历史遗址,如何保护古旧建筑文化的课题也摆在了人们面前。

通州四合院

通州四合院的特点有二:一是开门在巽位,二是受南方建筑习惯影响,有后门直通河边,方便日常生活中到河边洗菜、淘米、洗衣服。通州西集镇儒林村的四合院,都留有一个后门,较好地保存了这种建筑特点。

十八个半截胡同

随着漕运的发展,一些回族商人和外埠回民在通州经商定居,十八个半截胡同就是通州回民集中居住的胡同的统称。

所谓“十八个半截胡同”,本是回民聚居区的十条胡同。其中八条,被中街拦腰截为两段,形成十六个半截胡同,再加上北二条胡同以及夹在熊家胡同和紫竹庵胡同之间的半截胡同,共“十八个半截”,横纵交错,宛如棋盘。通州文物专家周良认为:“十八个半截”的形成与穆斯林信徒到清真寺礼拜的习俗密切相关。

元朝时,由于军事需要,蒙古大军内有部分回回工匠制作“回回炮”,后来就留在了通州,在北边较高之地(今回民胡同)设牛市,从事牛羊交易。元延祐年间,因回回人聚居数量增加形成小规模的回回人社区,并设立伊斯兰教礼拜的“哈的所”。明代,居住在牛市周围的回回人从军人变成百姓,过着与大运河的漕运密切相关的生活,明洪武元年,修筑通州旧城,十八个半截胡同被圈入城中。随着漕运的兴盛,十八个半截胡同聚集的回回人越来越多,万历年间,对原来的“哈的所”进行了扩建,改名为清真寺,并由清真寺从北向南扩建房屋,逐步形成回回大条胡同、回回二条胡同、回回三条胡同、熊家胡同等。清代,胡同的数量从十五条增加到十八条,新中国成立后,四眼井胡同并入紫竹庵胡同,南史家胡同并入南三条,形成现有的十八个半截胡同格局。

十八个半截胡同在自身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文化价值,在通州古城的空间格局中拥有唯一的棋盘式结构。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十八个半截胡同是通州最大的回民社区,具有回族独特的文化价值。这些内容不断吸引着人们走进胡同深处,找寻逝去的旧日时光,体验最具风土人情的通州情怀。

中国·宋庄:艺术村的形成

宋庄艺术村的形成,与圆明园画家村有着不可割断的联系。1993年到1994年之间,圆明园画家村曾是一个国内外记者、画商、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鹜的热闹去处,这给自由艺术家们带来了各种机会,同时也给许多画家带来了无法安静创作的困扰。

于是,1994年初春,画家方力钧、刘炜等人来到了宋庄。选择宋庄的原因是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又没有彻底脱离作为文化中心的北京。同时,这里的院落十分宽敞,多为传统的四合院格局,青砖灰瓦、花格窗子,透出纯朴和传统之美。远处的潮白河流、近处的碧绿农田都给人以开阔、舒畅、静谧的感觉,因此,这里十分适合居住以及安静地创作绘画。

1995年秋,圆明园画家村解散,以圆明园艺术家为主的艺术人群向宋庄集体大迁徙,小堡村开始陆陆续续迎来从圆明园撤出的艺术家,较早的有鹿林、王庆松等人。一两年后,杨卫、陈牧、王炎、胡向东等人也从其他地方陆续搬来宋庄定居。作为自由艺术家们新的聚集地,宋庄也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一些老一辈艺术家如黄永玉等也相继来到宋庄落户,与年轻的前卫艺术家们一样过着清淡自在的艺术生活。到2021年底,宋庄已集聚艺术家达7000余人,建成3000平方米以上的美术馆、艺术展馆35家,画廊艺术机构78家,艺术家工作室5000余个,艺术品经营面积达2.5万平方米。艺术家们以其所从事的各种艺术创造,以及赤诚的理想与特有的情怀打造出了“中国·宋庄”这一品牌,享誉海内外。

“中国·宋庄”已成为注册商标,并成为中国乃至国际艺术家集聚、艺术家知名度提升、艺术作品市场流通的理想圣地。2012年至2018年,宋庄成功举办四届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作为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艺术品产业盛会,博览会受到了中外来宾、各界人士、广大群众的广泛关注,得到了中外媒体的高度评价;而广受艺术圈关注的中国·宋庄艺术节,则于2021年举办到了第十二届,为艺术爱好者和广大艺术从业者构建了良好而稳定的艺术鉴赏交易平台。


本报记者 关一文/编辑整理

内容摘自:由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通州区委区政府共同策划编辑,《文明》杂志社出版的《文明·北京城市副中心》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