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535期 >2022-11-02编印

扩大参保人范围、特药降至0免赔、糖尿病无并发症可保可赔付
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开放投保
上线10分钟突破10万单
刊发日期:2022-11-02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曲经纬

昨日,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正式开放投保,与去年相比,有扩大人群覆盖面、降低免赔额、启动线上快赔、增加健康管理服务数量四大升级。截至昨日17时,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正式发布后7小时,参保人数近40万,上线10分钟突破10万单。

“新市民”可投保

“北京普惠健康保”于2021年首发上线,是北京市唯一的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保费还是195元保一年,最高保额300万元。在价格不变的基础上,今年扩大了参保人群范围,除了覆盖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在保状态的参保人员(含城镇职工、城乡居民等)外,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等相关政府部门管理的特定人群,拥有北京户籍或持有北京市居住证且已参加异地基本医保的北京市新市民也被纳入其中。“新市民既包括在外地参加基本医保来京取得户籍的父母,也涵盖快递小哥、保洁阿姨等北京新业态群体,不限年龄,不限职业,不限健康状况,老少皆宜。”北京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本年度调整,糖尿病人如无并发症可视同健康人群,按照健康人群投保赔付。

据悉,“北京普惠健康保”的保障责任共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医保内自付责任,包括基本医疗保险目录内门诊和住院自付的医疗费用;第二类是医保外住院自费责任;第三类是特药责任,即国内特药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或药店购买的特定药品,国外特药在海南博鳌乐城指定医疗机构就诊并开具的特定药品。

市医保局提醒,该局等相关政府部门管理的特定人群、拥有本市户籍或持有本市居住证且已参加异地基本医保的本市新市民,“北京普惠健康保”的医保内责任只保障住院,其他保障待遇一样。

特药责任免赔额降至0元

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放宽参保条件以惠及更多北京市民。降低了免赔额,优化特药结构,住院自费责任免赔额,健康人群降至1.5万元,特定既往症人群降至2万元,特药责任免赔额统一降至0免赔,国内特药数量增加至40种,更加符合患者用药需求。

同时,简化理赔流程,提高理赔速度,启动线上快赔。除特殊情况外,参保人无需提供医疗票据等理赔材料,只需通过“北京普惠健康保”微信公众号填写被保险人领款账户即可获赔,最快2分钟到账。

此外,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的健康管理服务数量由25项增至42项,覆盖就医陪护、上门护理、居家康复及上门检测四大类服务,满足老人、妇女及儿童各年龄段人群的健康管理需求,门诊或住院后均可申请,触达更多健康人群,提升体验感。

医保个人账户可支付保费

自11月1日起,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可使用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为本人购买“北京普惠健康保”,12月1日起,在医保公共服务平台或各区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并完成医保账户共济对象备案后,参保人可使用医保个账余额为可以享受本市基本医保待遇的配偶、父母及子女参保缴费,一人可为全家参保缴费。

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由市医保局、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共同指导,由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监督,由中国人民保险、中国人寿主承保,由泰康、太平洋保险、中国平安、北京人寿共同承保,由医渡云提供主运营平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为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解决群众基本医保范围之外的医疗费用负担,2021年市医保局指导推出了“北京普惠健康保”,首次将带病体纳入商业健康保险覆盖范围,弥补了基本医疗保险与传统商业健康保险间的制度空白。

市医保局表示,政府加强了对“北京普惠健康保”的指导和监管,建立政府监管机制,确保产品应赔尽赔,保障参保人权益。今年,进一步优化升级“北京普惠健康保”产品保障方案,持续完善本市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投保期截至12月31日

市医保局介绍,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是本市唯一的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保障紧密衔接基本医疗保险,是基本医保的有益补充,可有效减轻参保人高额医疗费用负担。

“北京普惠健康保”于11月1日正式上线、开放投保,投保期截至12月31日,保障期为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市民可关注官方指定平台“北京普惠健康保”官方微信公众号在线参保,也可以在支付宝搜索“北京普惠健康保”线上投保,亦可通过保险公司的专业工作人员咨询投保。“北京普惠健康保”投保咨询电话为4000761788,服务时间为8时至21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