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用水宣传进村庄活动中,工作人员向村民展示高效节水花洒。(资料图)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讯(记者 冯维静)水龙头转好几圈儿也拧不紧,水流滴滴答答……如今在通州城区,这种现象几乎消失,居民家庭节水器具已基本实现100%全覆盖,每年能节约用水70余万立方米;5年以内创建的节水型村庄(社区)占比34.54%,预计到2025年,节水型社区(村庄)覆盖率将达到50%。
记者从通州区水资源与节约用水中心了解到,早在2016年,通州区就开始持续推广高效节水器具。目前,通州城区节水器具已基本实现100%全覆盖。其中,换装的花洒用水效率均在2级以上,采用空气注入技术,增大压力减少水流量,节水达30%以上;13升的马桶水箱初期更新为9升,后来又换成双按钮的6升新式水箱;铸铁水龙头被淘汰,陶瓷芯片密封式水龙头、雾化水龙头等新产品全面“上岗”。
此外,截至今年上半年,通州区管市属事业单位100%完成节水型单位创建。区级党政机关78.3%完成创建。通州区5年以内创建的节水型村庄(社区)占比34.54%,节水型村庄(社区)于年底前将再增加5%。
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通州区水务部门将通过机关引领、教育引导、开展节水改造等方式,推动全社会形成节水型生活方式。到2025年,85%区级党政机关建成节水型单位,80%普通高等学校建成节水型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