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军志)聚焦民生热点,构建“街道—社区—小区—楼院”四级协商体系,不断推进社区治理精细化。今年以来,临河里街道扎实推进“邻里汇”社区议事协商平台建设,让“民愿有响应,民议有平台”。
日常工作中,该街道建立议题库,做到议事协商“有目标”。通过12345收集、居民上门反馈、主动走访入户、流动征集等形式,及时发现诉求、汇总议题,以月为单位动态更新。同时根据议题的需求、解决难易程度以及可执行性进行分类,细化问题解决方案,落实责任单位,明确解决时间。
在搭建平台方面,确保议事协商“有场地”。该街道在辖区10个社区通过优化社区活动用房、整合闲置用房等多种方式,推进居民议事厅建设,并要求统一标识、背板和议事规则;同时以楼门文化建设为契机,着力推动议事平台向小区楼门延伸,开展流动议事,通过“移动议事厅”“楼门议事厅”等形式,织密工作网络、拓展工作触角。“以运河滨江社区为例,他们通过议事协商,广泛征集居民需求,利用开放式空间试点的契机,对议事厅内部进行硬件改造,同时明确居民议事制度、工作理念,受到居民的高度肯定。”该街道平安办相关负责人李珍表示。
同时,该街道还规范规则和程序,让议事协商“有章法”。规范“集、议、办、督、评”五个环节,让居民“急难愁盼”的事情逐步转变为“满意清单”。
为加强议事队伍建设,该街道采取党组织提名、居民代表推荐或自荐等方式产生社区议事队伍代表人选,并根据议题情况邀请利益相关人参加。截至目前,该街道每个社区都有1支议事队伍,总计达104人。
据了解,自推动“邻里汇”议事协商工作以来,该街道累计开展议事协商120场次,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垃圾分类、电梯维修等问题94个,有效提升了社区的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