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516期 >2022-10-10编印

保险业加速提升保障服务功能
近120家保险机构进驻城市副中心
刊发日期:2022-10-10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赵鹏

记者昨天从区金融办获悉,截至目前,城市副中心已进驻近120家保险业金融机构,涵盖财险、寿险、代理、经纪等多种业态。各类保险机构立足民生保障、安全防疫、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开展产品与服务创新,加快融入城市副中心发展建设大局。

持续为民生保障“加温”

平安健康保险通州支公司是首家入驻城市副中心自贸区的健康险公司。入驻后,平安健康保险公司依托“北京普惠健康保”服务驻区百姓,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北京普惠健康保”是本市唯一的普惠性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可紧密衔接本市基本医疗保险,为本市医保参保人提供医保目录内自付、医保目录外住院自费、109种特药三层保障责任,即使没有达到理赔标准,参保人也可享受出院后5次复查陪诊或上门护理等服务。

今年,“北京普惠健康保”的参保人群新加入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等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征地超转、医疗照顾、离休及军休参保人员等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管理的特定人群,北京市公费医疗参保人员以及未参加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的北京市新市民等四类群体,使得保险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

发力为安全防疫“加码”

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为缓解高龄老人接种新冠疫苗的后顾之忧,通州区推出了针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的保险产品——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医疗意外保险。自2022年4月16日起,所有接种新冠疫苗的60周岁以上老人均可免费享受此款保险服务。

从此前接种疫苗的整体情况看,年纪越大接种率越低,除了身体原因,不少老人心理上也有顾虑。为老人购买保险,为他们送去关心关爱,可有效免除老年人的后顾之忧。该保险可为疫苗接种后出现一般反应、异常反应等提供最高人身保障10万元及意外医疗限额1万元,保费每年仅10元,由属地政府出资,个人不负担任何费用。

从全市承保数据看,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医疗意外保险的发生赔付概率并不高,体现了新冠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实际上,按照保险公司正常意外险收费,个人缴纳保费应在80至100元之间,但从全市防疫工作大局及保险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角度出发,保险公司将保费仅定价为每人每年10元,体现了保险业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责任担当。

不断为乡村振兴“加力”

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城市副中心今年在安全风险隐患较为集中的经营性自建房领域试点安全责任保险,进一步发挥保险业对“三农”工作的保障力度。区相关部门联合驻区保险机构,研究形成《通州区试点经营性自建房安全责任保险工作实施方案》和《通州区农村经营性自建房保险方案》,建立房屋安全分级评价与费率调节机制,推动发挥5类系数的费率调节作用,提高经营性自建房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经营性自建房安全责任保险的保险标的为地上经营性自建房,投保人为房屋所有权人或管理责任人,投保人可自愿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保险机构作为承保人,不同经营性自建房的单户保费为510元/年到1900元/年不等,保险责任包括出租人责任、家庭财产损失、第三者财产损失等。其中房屋出租人的赔付限额可达360万元,家庭财产损失赔付限额可达60万元,第三者财产损失赔付限额可达30万元,为农村地区人民群众安全生产生活提供了保险保障。

此外,城市副中心保险机构将服务国家战略、保障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服务能力、优化产品供给,不断跑出保险业“加速度”。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动保险机构完善制度建设、创新业务模式、优化业务流程、筑牢安全底线,打造多层次服务生态,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为万千家庭美好生活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