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515期 >2022-10-09编印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张家湾:让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人帮
刊发日期:2022-10-09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张丽

“放心吧,我会尽快解决。”因翻建的房屋太高影响隔壁邻居家采光,日前,张家湾镇枣林庄村村民在镇工作人员的耐心调解下,同意对房屋超高部分进行整改。

张家湾镇一核多元共治中心今年成立以来,全镇因私搭乱占、房屋翻建等引发的邻里纠纷相比去年同期下降46%。一件件大小矛盾纠纷圆满化解、一个个当事人握手言和,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把共治中心作为解决问题的第一选择。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今年2月24日,为进一步破解基层治理瓶颈,让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有一席之地“找个说法”,张家湾镇成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拉开“党委搭建平台,多元参与共治”基层治理模式的创新性探索序幕。

张家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丰介绍,中心在党委统筹下,公检法司、两代表一委员、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下沉基层一线,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解决群众诉求。在此基础上,张家湾镇在枣林庄村、垡头村等十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建设“共治村级工作站”,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为乡邻矛盾类诉求化解提供新路径。

为系统化解决私搭乱占、违规翻盖等引发邻里纠纷这一普遍性问题,张家湾镇党委组织镇城乡建设办公室、平安建设办公室、法官、民警、人民调解员等多元主体进行会商,深入分析个案问题成因,从法、理、情多角度全面分析研判,根据不同诉求类别开展有针对性的调解工作。

同时,为进一步深化主动治理,从源头上减少私搭乱占及违规翻建引起的邻里纠纷,张家湾镇政府印发了《张家湾镇在施违法建设立即处置方案》与《张家湾镇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由城乡建设办公室严格审批宅基地翻建事项。

此外,张家湾法庭、通州区检察院会同张家湾镇司法所以乡邻关系处理原则为主题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强化村民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新时代“枫桥经验”已然在张家湾镇落地生根。如今,因高效解决群众身边事而收到的“为民办事,雷厉风行”“铭记初心担使命,真诚服务为百姓”“为民办事关怀备至,为民排忧情深似海”等锦旗已经挂满了墙。一面面锦旗背后是一个个暖心的故事,也是张家湾镇一核多元共治中心“多元共治,解民烦忧”的最好注脚。

周丰表示,张家湾镇将以“首善标准”探索“党委搭建平台,多元参与共治”基层治理模式,进一步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优势互补、协同发力、融合共治,让当地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人帮。“不仅仅定纷止争、化解矛盾,还推动通过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以一个案例带动一片治理,让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周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