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479期 >2022-08-12编印

将市民通过12345热线反馈的意见建议用于指导轨道交通建设
地铁施工探索“民意+建设”模式
刊发日期:2022-08-12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2-1.jpg

地铁19号线太平桥站应用一体化多媒体PIS站台门,显示实时拥挤度,为乘客提供高效的乘车信息服务和舒适的乘车体验。记者 潘之望/摄

本报讯(记者 李博)地铁19号线一期4座车站已开通近两周,目前19号线工作日日均客运量近10万人次,客流量增长超五成。记者从市重大项目办和京投公司获悉,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各方在抓好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解决市民急难愁盼的诉求,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

19号线一期工程是一条穿越主城区的大站快线,在建设过程中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许多市民通过12345便民服务热线询问线路开通时间。仅今年上半年,通过12345询问次数就达到200余次。

为确保4站顺利开通和高质量运营,今年年初市重大项目办就将4站建设纳入《2022年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计划》和“未诉先办”工作计划,攻坚克难,保证了7月30日4站开通试运营。

京投所属轨道公司第三项目管理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崔晓光介绍,去年年底19号线全线贯通后,建设单位在首次巡线过程中发现,牡丹园站、积水潭站部分出入口站前广场存在机动车乱停放问题,影响乘客进出站。发现问题后,及时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现场踏勘,“一口一策”制定了挡车桩方案,并于7月底实施完成,解决了乘客进出站难题。

家住玉林东里西二条的居民彭登科说,自从19号线开始进场施工,自己和周边居民就一直盼着地铁开通。不过,建设中的噪音等问题却一度困扰着周边居民。“我们收集了居民的反馈意见,向轨道建设单位提出来,其中许多意见都得到了采纳。”

“地铁施工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周边的居民,我们施工开始前,就在周边张贴公示,施工前与居民进行交流,了解居民们的诉求。”中铁十四局19号线06标项目总工王炳禄介绍,为了减少噪音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了中午和夜间施工,同时使用施工棚、雾炮机等方式,实现施工降尘。施工开始后,住在施工场地旁边的群众反映,工地的夜间灯光比较亮,为了减少光污染,施工方把场地内原有的一个大灯替换成10个小灯,通过调整灯光角度的方式,减少了光线对居民的影响,同时也保证了场地内基坑施工的照明。

市重大项目办安全质量处处长周光辉介绍,为了推动轨道交通更好服务市民,目前正积极探索“民意+建设”的创新模式,将市民通过12345热线反馈的意见建议,用于指导轨道交通建设,进一步提升建设质量和运营服务水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公共交通出行的需要。

为了让市民诉求“事事有回音”,在19号线4站开通的当天,“京投服务热线96123”正式上线运行。96123既能为市民提供北京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等信息咨询服务,也能受理京投所辖非轨道交通业务问题,全方位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相关新闻:

19号线太平桥站试点上线“智能客服中心”

本报讯(记者 李博)不用人工指导,轻点屏幕就能查询到票价信息,完成购票、充值等操作;遇到困难,拿起桌上的电话听筒,就能与车站工作人员直接对话。作为智慧车站示范站,19号线太平桥站试点上线“智能客服中心”功能,为乘客提供购票、充值及补票等“一条龙”自助服务,方便又快捷。

新开通的19号线,正打造为智能地铁示范线。在乘客体验方面,增加了全景摄像机、物联网传感器、乘客召援对讲等,为乘客提供精准信息服务;在行车调度方面,建立全国首个示范应用智能调度和工业互联网基础平台,实现客流与车流匹配,减少乘客等待时间,提高市民群众公共交通出行效率。同时,智慧车站也在太平桥站试点,由“人工服务”向“自助服务”转变的全新智能客服解决方案,不仅缩短车站服务响应时间,还能为乘客节约排队等候时间,提高了车站服务效率和市民出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