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热点总第466期 >2022-07-26编印

城市副中心召开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首场专题发布会
副中心逆势增长呈现“三稳三进”
刊发日期:2022-07-26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2.jpg

上半年,运河商务区发展质量提档升级,新增注册企业1846家。

4-3.jpg

建设中的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

本报记者 曲经纬

工业加快迈向“高精尖”;建安投资同比增长6.3%,总量全市第一;“两区”建设重点项目入库完成全年任务……昨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召开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首场专题发布会,详解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及下半年工作计划。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通州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郑皓介绍,副中心建设发展保持生机勃发态势,具体呈现“三稳三进”的特点,即全力顶住下行压力,合力稳增长、促发展,实现经济大盘的“稳”和质量效益的“进”,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推动产业发展破局成势,实现疫情防控的“稳”和发展动能的“进”,全面推进共治共享,大抓基层治理,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社会环境的“稳”和民生福祉的“进”。

副中心地区生产总值高于全市3.4个百分点

郑皓介绍,城市副中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68.7亿元,不变价增长4.1%,高于全市3.4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6858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4%,高于全市0.9个百分点。

从经济增长的拉动因素看,副中心优势行业和新兴领域支撑明显。其中,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突出。在推动副中心框架基本成型的拉动下,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总量全市第二,完成全年任务的45%左右,进度为近三年来最快。其中建安投资同比增长6.3%,总量全市第一,充分发挥增长稳定器作用,持续为全市投资大盘添秤。

工业加快迈向“高精尖”。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实现70.7亿元,同比增长1.2%,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7%,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拉动明显,实现产值43.5亿元,同比增长2.1%。1至5月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费用8.8亿元,同比增长12.5%.

金融业发展能级持续提升。5月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5%;上半年金融业税收实现16.1亿元,同比增长50.3%,金融业增加值、金融业税收占比均达到10%左右,对经济增长和财税增收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

文体娱乐业增势强劲。副中心紧抓环球主题公园外溢效应,加快“首店经济”布局,推动文旅商融合发展。初步打造形成华业东方玫瑰步行街区、华远好天地消费商圈、月亮河休闲小镇商业街区等三条环球影城周边的特色餐饮街,城市大道申报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进入公示阶段,布局建成精品酒店44家、乡村民宿12家,设有高品质酒店和高端商业设施的通马路交通枢纽、环北交通枢纽及张家湾车辆段综合利用等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台湖演艺小镇首家营业性演出场所——台湖演艺车间正式营业,张家湾古镇启动建设。在环球主题公园带动下,文体娱乐业收入同比增长328%,成为亮眼的新增长点。

平谷线通州段除运河商务区站外均已开建

副中心工程办临时党委副书记、副主任陈晓峰介绍,副中心在确保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始终可控的前提下,取得了工程建设产值稳步提升的可喜成绩。2月底,副中心具备施工条件的市级重点续建工程全部复工,4月底,新一轮突发疫情面前,副中心工程建设产值仍稳步提升,截至6月底,副中心各项市级重点工程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8.9亿元,建安投资97亿元,分别占全年任务的47%和46%,完成比例同比分别提高了11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为副中心稳增长“添秤加码”。

目前,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工程4个标段已全部进入施工高峰;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截至目前,“京华号”和“运河号”两台盾构机已分别累计掘进了4.2公里和3.5公里,完成掘进任务的55%和47%,先后安全穿越特级风险源副中心站枢纽工程和京哈铁路。

副中心正在编织以平谷线、17号线、M101线为主要线路的副中心轨道交通新网络。通州区界内长15.6公里、设6个车站的平谷线,目前除运河商务区站外均已开工建设,正在同步推进车站周边一体化开发。地铁17号线通州段已建成通车,正在推进站区周边环境提升,改善通州南部区域交通出行条件。M101线已完成规划方案批复、勘察设计招标及总体设计预评审,力争年底前实现全线开工。

“通州堰”三个防洪骨干工程全部建成,“上蓄、中疏、下排”多级滞洪缓冲防洪体系已基本建成。目前,副中心工程办正在协调水务、规划、发改等部门和通州区政府,加紧办理温潮减河工程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力争于年底前实现工程开工。在大运河旅游航线建设中,杨洼船闸上半年已按计划竣工通航,真正实现了大运河京冀上下游航道的互联互通。

在努力补齐民生短板方面,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及共享配套工程均已实现外檐亮相,预计在今年底前完工,进入布展阶段,2023年内择期对公众开放。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一期工程进展顺利,配套市政工程建设已启动,将于2023年9月建成开学。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和人才培养基地已于今年4月初开工。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正在推进室内精装修工程,计划年底前完工交付。

医疗卫生方面,安贞医院通州院区正在进行地下二次结构施工,计划年底前完成外幕墙封围。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二期结构已封顶,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装饰装修施工和机电管线安装。首儿所通州院区土护降施工已基本完成,计划10月底前开展主体结构施工。

产业领域,副中心持续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市保障房中心总部正在加紧推进土护降施工和局部地下结构施工。市规划院计划年底前完成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华夏银行总部正在进行国际方案征集,首旅集团总部于7月19日顺利竞地,两总部均计划11月底前实现开工。此外,北建院、市水规院、北咨公司总部已完成建设方案调整,正在推进供地前准备工作,计划8月底前完成,11月底前实现开工。

四大惠企措施助企纾困 兑现扶持资金2.14亿元

上半年,城市副中心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推动产业发展破局成势,为企业送上“及时雨”,全力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郑皓谈到,截至目前,已完成区属国有房屋减免,为561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房租8289.79万元;融资纾困方面,驻区银行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超5200笔、贷款余额超220亿元,兑付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及补贴资金213.6万元。一系列“稳链降本保畅纾困”政策的加快落地,有效保住市场主体,助力存量企业发展壮大,截至6月底,新设市场主体8057户,市场主体总量17.58万户,同比增长5.1%。

通州区委常委、副区长苏国斌具体介绍,为切实减轻疫情对企业的影响,助力企业恢复发展活力,副中心通过采用“免申即享”方式,向75家非金融类重点企业发放扶持资金2.14亿元,其中成长型中小企业达58家,扶持数量和扶持资金实现了“双增长”。

惠企服务方面,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实现1604个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完善企业“全程代办”和“服务包”模式,上半年解决企业诉求900余项,在全市服务包工作考评中位列第二。

副中心精准施策,在全国首创发布《通州区支持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发展措施(试行)》和《通州区支持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集聚发展措施(试行)》政策组合,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副中心建设,三河至通州输热管网、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项目先行启动。同时,针对专业领域、专项服务和重点园区完善了一整套政策体系,为驻区企业和目标企业提供系统性、人性化、套餐式的专项政策服务,城市副中心已经成为广大企业集聚发展的首选地和干事创业的新热土。

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01家

2022年是城市副中心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关键之年。上半年,副中心聚焦6大重点产业,狠抓存量企业转型升级,深化改革聚集优质资源,一批高能级、战略性头部企业和高端要素全面落地,一批金融类、总部型的“高精尖”项目实现集聚。

苏国斌介绍,上半年攻坚克难,副中心实现了四大逆势增长,即落地重点企业总量和能级“双提升”,“专精特新”和上市企业规模不断壮大,金融业占GDP和税收比重持续增长,“两区”建设重点项目入库完成全年任务。

三峡集团二三级总部23家、中石油二三级公司3家、中国电力二三级公司4家……全面疏解非首都功能,众多央企二三级企业落户副中心,形成集聚效应。

企业投资热度持续攀升,重点“高精尖”产业在谈项目达425个,计划投资总额超过1521亿元。金融企业注册超350家,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9家,增资企业10家,总注册资金约1.58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约1.2亿美元。全区存量企业总量达到136590户,同比增长7.24%,全市排名第四。

尤其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01家,累计达196家,其中新增31家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凯德石英成为副中心首家北交所上市的“专精特新”企业,诺思格(北京)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于8月初完成上市,届时副中心上市挂牌企业将达28家。

同时,金融业实现增加值55.8亿元,同比增长7%,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9.8%,上半年,金融业税收占全区税收比重达12.2%,连续四个月稳定上升;5月末,贷款余额增速保持全市第三;6月末人民币存贷款余额超9144亿元,突破历史新高。拨付2021年度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奖励资金2亿元,营商安商氛围更加浓厚。

值得一提的是,“两区”建设重点项目入库已完成全年任务。上半年,副中心新增“两区”重点项目185个,意向投资金额543亿元;其中,外资项目18个,占比9.7%。落地项目30个,预计投资金额96.3亿元。自贸试验区通州组团三年行动计划106项任务实施率达100%。 “两区”建设创新经验已形成范例:1项试点经验和2项典型案例由市级推荐至国家部委,2个项目获评市级“最佳实践”,1个项目入选市级“优秀案例”。

23家元宇宙企业落户副中心

副中心加强科技创新,深度锤炼内生动力。上半年,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30亿元,同比增长57.4%,增速全市排名第二。深度释放政策红利,在全市率先向社会发布3大类15个应用场景项目清单。启动城市副中心经济大脑、互联网+政务服务、数字孪生城市、数字化社区等28项标杆示范项目,打造智慧城市样板。

23家元宇宙企业落户副中心,加速建设元宇宙应用创新中心和展示体验馆,国内首个元宇宙数字艺术示范基地落地副中心,1+N产业空间布局态势逐步显现。

苏国斌进一步表示,副中心将重点从三个方面培育元宇宙产业,突出元宇宙在文化、旅游、商业领域的应用创新,聚焦重大项目带动、重点场景牵引,重要政策突破。从政府、企业、资本、联盟等维度提出8项举措,包括建立一个专班,组建一个顾问团,规划1+N空间布局,制定一个支持措施,引入一个平台公司,打造一个品牌,筹建一支基金,组建一个产业联盟。

据悉,副中心还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制定城市副中心元宇宙未来三年工作计划,将于近期发布,重点包括四项行动任务:以实施技术资源导入为基础的强基赋能行动,以数字内容集聚为重点的融合建链行动,以应用场景示范为牵引的标杆牵引行动和以产业生态打造为支撑的筑巢引凤行动。

同时,副中心数字经济体系化发展态势全面形成,网络安全、城市科技、元宇宙等数字新兴产业全面发展,连屏科技、小乔机器人等标杆企业实现落地。开展北京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建设,支持大型银行机构设立数字人民币运营实体,全区数币钱包累计开通超40万个,数币交易总额近2000万元。聚焦消费、金融、文旅等特色领域打造标杆工程,张家湾设计小镇推动停车物业、餐饮服务、企业缴费等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覆盖。

三大产业园区瞄准一流品质蓬勃发展

上半年,运河商务区发展质量提档升级,形成税收30亿元,同比增长25.5%。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3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建安投资9.3亿元。新增注册企业1846家,注册资本金270亿元。重点在谈项目62个,包括联通集团等央企二三级总部,以及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励正集团、日兴证券等国内外大型金融机构。

新增商业项目全面启动招商工作,远洋乐堤港招商率达87%,计划10月开业,新光大大融城(一期)、合景泰富悠方天地年底开业运营;嘻哈包袱铺、超奢亲子乐园等品牌首店实现入驻。

智慧园区建设持续推进。“领导驾驶舱”系统基础架构搭建完成。商务区标识系统和城市家具品质提升项目一期已基本完成,二期工程正在有序推进。“智慧建筑示范工程”试点楼宇建设加快推进。

张家湾设计小镇集聚效应初步形成。新增注册企业91家,同比增长107%,注册资本逾24.8亿元,包括以全球知名外资建筑设计企业楷亚锐衡为代表的设计类企业3家,以专注元宇宙产业发展的知名企业蓝色宇宙、山魈映画视效为代表的城市科技类企业30家,增量企业实现税收近1亿元,同比增长超200%。

同时,北京建院、北咨公司、水规院新总部完成选址;“设计之心”、元宇宙展示中心、近零碳排放智慧能源示范区、智慧生活实验室(二期)等高精尖科技应用场景启动建设;与中关村软件园开展合作,专业运营能力进一步提升。

截至目前,张家湾设计小镇已累计注册落地企业322家,现有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4家,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创新设计和以元宇宙为代表的城市科技产业,正在向张家湾设计小镇加速集聚。

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规划建设有序实施。截至目前,园区共落户近90家网络安全相关企业,包括1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和3家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研究院项目完成设计方案评标,年内取得工程规划许可证;网络安全领军人才培育基地和启动区办公及服务配套项目推送取得“多规合一”会商意见,年内实现开工建设;北汽地块进入收储程序,155亩闲置国有土地空间即将释放。

确保千亿以上投资规模落地

郑皓表示,今年下半年将全力确保千亿以上投资规模落地。城市副中心将多渠道筹措资金,拓宽社会资本投融资渠道,鼓励通过发行REITs等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探索对尚处于建设期或未形成稳定现金流的项目通过Pre-REITs形式融资。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水务、能源等公共服务领域新增项目。

同时,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确保绿心三大建筑基本建成,加快行政办公区二期、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东六环入地改造、通州堰等节点性项目建设进度。力促首旅集团总部、华夏银行总部、M101线、6号线南延等一批工程开工建设。

此外,着眼下一个五年将谋划储备一批优质项目。围绕文化旅游、绿色发展等产业优势及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等领域,提前谋划储备一批优质项目,为明年项目滚动实施做足准备。

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表示,下半年,副中心将用好国家支持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意见和北京市出台的“一方案三清单”,争取一边落实一批政策,一边出台一批新的政策,为产业发展营造更有利环境。谋深做实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和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这两示范区的方案,力促绿色发展、协同发展在今年又能够取得一批新的成果。从坚持规划引领、满足群众期盼、获得社会响应相结合的角度,谋划储备一批项目,下好明年以及今后若干年发展先手棋,积极吸引社会投资参与副中心建设。同时,开展新一批赋权工作,举办绿色发展论坛等重大活动,持续激发改革创新活力,以昂扬的精神面貌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