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458期 >2022-07-14编印

潞城镇:“小蘑菇”撑起“致富伞”
刊发日期:2022-07-14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柴福娟

3-1.jpg

早上7点,村民采摘成熟的蘑菇,林下经济不仅给村内增收也带动村民致富。 记者 常鸣/摄

昨天,潞城镇东前营村林地的“蘑菇屋”里,一排排食用菌棒长满了或大或小、小伞一样饱满莹润的榆黄菇,村民穿梭其间,正忙碌地采摘。今年,东前营村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借“绿”生金,借“林”发力,“小蘑菇”撑起了“致富伞”。

俩月产出蘑菇10000多斤

东前营村林地的“蘑菇屋”,是个长22米、宽3米、高3米的棚子。棚内,湿润的空气中夹杂着菌菇特有的清香,一排排整齐划一的食用菌棒长满了蘑菇。

东前营村目前有6间“蘑菇屋”,其中5间大棚里面种的是平菇,1间是榆黄菇。虽然数量不多,但它为东前营村的林下经济发展注入了力量。

“东前营村从今年‘五一’前后开始种植蘑菇,之所以种植蘑菇,是因为它生长期短、产量高、易操作。这些菌棒在生长期可产出6茬蘑菇,每茬生长周期为1-2周,从5月到现在,已产出蘑菇10000多斤。”东前营村党支部书记许华英说道。

“蘑菇屋”蕴藏大学问

想要种植出优质、新鲜的蘑菇,并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其中蕴含着很大的学问。为了让种植工人了解种植蘑菇的技巧,潞城镇邀请镇域企业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的专家提供设施以及技术指导。

“平菇、榆黄菇在生长时最需要的光线为散射光,为了营造出蘑菇生长的最佳环境,我们在大棚上方设置了遮阳网,避免了阳光直射;此外,村民们每日需对菌盖或地面进行三次以上的喷水,确保大棚内的湿度保持在85%以上;为了防止菌蚊侵蚀蘑菇,我们还设置了防虫网,确保蘑菇的产量。”中农富通技术人员说。

在种植工人正式上岗之前,技术人员会先进行岗前知识培训,进入蘑菇棚,还有现场培训。“我们喷水都是根据每天的气温湿度变化,其次想要摘的蘑菇株型完美,也需要技巧。”种植工人说道。

带动村集体增收、村民就业

东前营村种植蘑菇,选用了村口林地,充分利用大面积闲置林下土地。“我们将森林、劳动力、土地等资源整合,大力发展林下育菇,可以将土地效益最大化,又能增加村民的就业岗位。”许华英说,“除了种植平菇和榆黄菇,我们还利用大棚之间的间隙种植了大约3亩的中草药,将林地合理布局,充分利用,进一步探索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

东前营村林下蘑菇是区农业农村局的重点扶持项目,自蘑菇生长以来,大棚产菇量不断提升,已为村集体增收近4万元,还带动了村民就业。

东前营村村民孟献龙每日的工作便是给蘑菇喷水。“我们一共7个工人,4个固定工人,3个临时工人,大家轮班种植蘑菇,每天早上八点半上班,一天的工作时间不低于7小时,每个月能挣三四千。”孟献龙说道。

“每次蘑菇成熟后,我们都会特意留下一些,然后分发给村里的老年人和低保户,让大家一起尝尝鲜,感受一下村庄丰收的喜悦。”许华英说道,“下一步,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林地资源,鼓励更多村民参与种植,做好市场引导,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