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管线“入住”文旅区地下综合管廊,可集约利用地下空间。(资料图)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讯(记者 刘薇)日前,北京通州文化旅游区酒店一号路管廊、将军府东路管廊等6条综合管廊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是通州文化旅游区20条地下综合管廊中首批竣工验收的工程。
6条综合管廊均位于北京环球主题公园周边,分别为酒店一号路管廊、酒店二号路管廊、停车场西路管廊、将军府东路管廊、颐瑞西路管廊、颐瑞中路管廊,总长共计1464.76米,容纳电力、通信、给水、再生水等管线,是支撑环球度假区核心区正常运转的“毛细血管”。
施工过程中,部分管廊建设应用了运输拼装系统,施工更精准、更智能、更高效。例如将军府东路管廊,设计为单舱综合管廊,是全国首个采用全机械化拼装施工技术的装配式管廊工程。“如果采用传统的混凝土现浇法进行结构施工,需要30余名工人工作一个月以上。但这一项目应用了综合管廊运输拼装系统,使得施工效率大大提升。”该项目负责人介绍,通州文旅区地下管廊结构复杂,对拼装精度要求高。为此,地下管廊项目还应用了自动测量系统,能够自动测算构件的姿态和位置数据,然后由一台类似电控轨道台车的驮运对位系统将预制管廊构件运输到位,确保管廊构件像装置万向轮一样“自由行走”。
通州文旅区地下综合管廊共20条,总长度约22.5公里。未来,给水、再生水、热力、电力、燃气、电信等市政管线将入住管廊,是满足文化旅游区市政需求的重要民生工程,也是建设“智慧文旅区,乐享新生活”智慧城市的动脉。
为了降低入廊管线的安全风险,文旅区还配建了管廊“大脑”——管廊监控中心,集综合管廊弱电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消防管理系统等于一体,包括视频监控、电子巡查、火灾报警、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等14个子系统,是管廊的运行控制中枢。日常中可以对管廊运行情况进行全覆盖、无死角的实时监控,在日常检修、故障排除等方面为各管线入廊单位提供准确无误的信息,使管廊成为无人值守、自动运行并能进行数据分析的智慧型综合管廊。
“文化旅游区综合管廊的建成运营可集约利用地下空间,管线的日常安全管理和应急维修不必‘开膛破路’,构成了城市地下的‘生命线’。”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积极推进工程竣工验收工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功能的基本形成加分添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