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人物总第407期 >2022-04-29编印

劳动者之歌
刊发日期:2022-04-29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胸怀副中心 筑梦千年之城4-张洪2.jpg

本报记者 赵鹏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作为一名生于斯长于斯的通州人,“80后”女干部张洪不仅深爱着这片土地,更胸怀副中心站位国家级,成为区级首批参与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规编制的工作人员。通州规自分局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张洪在从事规划工作的十余年中,见证了通州由卫星城到新城、再到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历程。

埋头规划工作十多年,今年张洪初次提名就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也为通州规自部门首次赢得这项国家级表彰。

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规划建设管理,离不开基层规自部门人员的默默付出。自2016年到2018年,作为通州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牵头人,张洪全程参与副中心控规编制。

2018年,副中心控规成为全国首个街区层面得到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这其中,张洪发挥了出色的“桥梁纽带”作用。2017年起,她牵头组织9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及344个村庄规划编制,其中5项获2021年度北京市优秀城乡规划奖。自2018年起,她又参与12组团深化方案及拓展区规划,精细打磨通州区南大街、张家湾古镇等规划综合实施方案,得到广泛认可。

2019年,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对规划编制提出新要求,在无经验可借鉴、无标准可遵循的情况下,她创新探索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法,构建全市首个“总控合一”的规划体系,制定全市首个区级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标准,为其他区域提供参考。这也让张洪被评为北京城市规划学会首届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专家。

城市更新是副中心建设中的重要规划项目,以回应百姓诉求、解决民生痛点。期间,正是张洪创新保障机制,牵头制定副中心“责任双师”制度,组建起全市专业多元、国际协作、人数最多的责师队伍,开展多个公共空间更新改造“新芽计划”,以小细胞修复撬动城市肌理大更新。

水道淤塞、空间简陋、景观较差……谁能想到,在张洪团队的全程陪伴与全情投入下,永顺镇天赐良园东三期小区内小小的“鹅岛”竟也能实现华丽变身,鱼翔浅底、鸽飞长空,成了市民诗意栖居的所在。规自分局的“能人”们不仅修步道、建鸽笼,让年久失修的湖心小岛颜值升级,更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增进邻里关系。岛上空间环境成了邻居一起悉心呵护的“心头肉”。

用规划补齐民生短板,得益于多年积淀。自2016年起,张洪充分发挥党员、区政协委员、区青联委员、区特约监察员的多重身份优势,深入街道乡村,聆听百姓各种诉求。她带队踏勘了200多个村庄,逐个解决规划“硬骨头”。先后参与编制了副中心12组团深化方案、拓展区规划等一系列重点地区规划,牵头编制一系列美丽乡村规划。

从2020年起,张洪又马不停蹄地组织编制了通州“十四五”专项规划,确保副中心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能与国土空间规划深度融合。

去年,她率先开展全市首个非建设空间规划,两次获得上级重要批示,实现一张底图统领、一个数据库管控、一套创新政策保障,也让副中心成为全市“三长联动”的唯一试点,实现“一图三落”。

不仅如此,她还聚焦土地复耕,牵头组织编制“一镇一册”,立足实施,用规划理念管理耕地;牵头梳理全区“疏整促”资源,挖潜存量资源,化解通州资源少、用地难的困境……


力争工程顺利完工的“总后勤”4-张洋2.jpg

张洋(中)

本报记者 张群琛

地下空间完工近90%、总用钢量接近5000吨、地上结构1号楼已经封顶……作为市级重点工程,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东夏园交通枢纽开工不到两年,各类工程稳步推进,其中有些指标甚至超额完成。“前期的成绩离不开各个单位的紧密配合与支持,目前工程已顺利进入冲刺阶段。”东夏园交通枢纽现场指挥张洋说。

早上7点半,东夏园交通枢纽工地已经开工,离地近40米高的塔吊将一捆捆钢筋吊入正在施工的地下11号空间。工人爬上钢结构,钢花绽放。张洋翻开办公桌上厚厚的资料。“‘五一’前专家组要来工地检查验收,东夏园项目准备申报结构长城杯,这可是市级建筑的最高奖项。”说起这件倾注心血的“杰作”,张洋一脸自豪。

对比墙上的效果图,东夏园交通枢纽已初具形态。“整个枢纽呈‘U’字形,西侧1号楼共6层,目前已经封顶,里面是枢纽工作人员的办公地点和配套便民服务设施。东侧3号楼共4层,目前正在施工,建成后将是公安人员的办公区。南侧是2号楼,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功能是配套便民服务设施综合体。枢纽的地下还有两层,目前已经完成了近90%的工作。”对项目进度熟稔于心的张洋滔滔不绝地说。

东夏园交通枢纽的进度不可谓不快。去年9月,项目开始地上结构施工,基本只用了4个月就达到如今的效果。“最直观的数据是,整个项目地上用钢量约6400吨,4个月内我们就用掉了约4400吨的钢材,整个结构完成了70%。”张洋说。

地上工程刚开工时,张洋接到的目标是:2021年年底结构基本完成。怎样才叫基本完成?张洋考虑到后期进入内部装修后,还要和各部门配合施工,决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将结构施工时间尽可能提前。

此时,一个困难摆在了眼前。工地只有两台塔吊,当时地下结构刚刚完工,此前架好的钢管脚手架都需要吊出地下空间。“保地下就保不了地上,我和施工单位精心谋划让两台塔吊的使用率发挥到最大。”张洋他们商议决定,白天视野好,塔吊主要保证地上钢结构施工,晚上再将地下钢管吊出。

别看是五大三粗的汉子,但张洋对各项细节都没放过。他在工艺方面因地制宜做了改动。比如地下结构施工时,南侧有些地方距离地铁6号线只有3米。“这种情况会选择围护桩。打桩前需要打孔并挖空泥土,但是通州区的土质不是粘土而是沙土,一铲子挖完,旁边的沙子立刻聚过来,地铁线路旁边会出现水土流失。必须改动工艺。”经过专家论证,他们决定先在围护桩的外围加一圈防护桶,这样挖土时周边的沙子不会涌入孔洞中。

作为工地“大管家”,张洋要操心的事儿太多了:协调工人做核酸、检查建材消杀……每天,各个岗位上都能看到张洋的身影,“大家放心,我们力争东夏园交通枢纽明年6月份投入使用。”张洋充满信心地说。


“跨界选手”挑战科技尖端领域4-吕雯3.jpg

本报记者 陈施君

在自动售货机前,拿出手机,无需解锁屏幕,直接在机器上轻轻一碰,就可以付款取走商品;在共享单车前,只需碰碰手环,就能开锁骑行……在张家湾设计小镇创新中心的数字人民币沉浸式体验展厅,一场精彩的数字人民币之旅,多方位、多角度展示了中国银行在园区内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和应用。这些便捷、安全的支付场景,今年将在设计小镇变为现实。

这个“数字货币+自贸区智慧园区”应用场景建设项目,也是全国数字货币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首个深度融合央行数字货币应用的区域性平台。项目背后,凝聚着天成通链科技公司首席运营官吕雯和团队的不懈努力。

“区块链是什么?数字人民币是什么?在科研和业务之余,我的相当一部分时间花在科普上。”吕雯笑着说,今年6月份,设计小镇数字人民币项目将迎来验收,她和同事正抓紧推进硬件铺设和银行开户等工作。今年年内,设计小镇有望实现多产业园区数字人民币全场景覆盖,各方正加速推进数字人民币在副中心生根发芽。

副中心首个试点的区块链可信平台和首个区块链应用创新实验室、全国首个“数字货币+自贸区智慧园区”应用场景建设……自从2020年来到城市副中心,吕雯和她的团队参与的都是重量级项目建设。“副中心有着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政策红利叠加,可以说在全国绝无仅有。区块链技术是新兴市场,在城市副中心,我们可以找到非常多的用户需求和应用场景,形成先发优势,对创业型科技企业来说,这非常难得。”吕雯说。

“今年,我们正在尝试逐步打通园区智能充电桩、智能售卖机、自助咖啡机、智慧餐厅、物业收费等数字人民币支付场景,还将建设数字人民币可视化管理平台助力数字治理进程,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人民币全场景应用路径模式,助力城市副中心构筑数字人民币的区域示范高地。”看着吕雯在展厅里如数家珍地介绍,很难想象她并不是理工科背景出身,而是一位跨界“选手”,也是最早一批进军区块链技术的行业精英。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毕业后,吕雯在一家知名央企从事金融工作。随着互联网和金融科技的发展,她对区块链产生了浓厚兴趣,“我去啃外文资料,一遍遍梳理认识。”

2015年,吕雯与业界同仁一同编写了《区块链如何重新定义世界》,是国内最早一批区块链科普读本,受到业界广泛好评。2016年,正值事业上升期的她毅然辞职,与朋友们一同创办了联合天成网络公司。短短几年,公司做了很多国内领先的区块链案例,一跃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联合天成网络公司子公司天成通链科技公司在城市副中心成立,落户张家湾设计小镇,吕雯担任公司首席运营官。

这支年轻团队里的30多人均毕业于知名院校,其中不乏清华、北大这样的国内顶尖学府。“大家都放弃了之前待遇优渥的工作来创业,为了共同的理想聚集。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将推动人类社会前进一步。区块链技术,我们和国外的起跑线基本是一致的,没有太大差距,我们有责任、也有信心为国家科技的强大尽绵薄之力。这是我们的家国情怀。”吕雯说。

作为一名职业女性,吕雯比其他的创业者付出了更多。在数字人民币项目期间,吕雯正在孕期,妊娠反应剧烈,即便如此,她依然全身心投入,一直坚持到临产前一天还在工作。“对于我们来说,奔着自己热爱的方向,知道这件事是有意义的,就要坚持走下去。”


护好家乡万亩林4-张红丰5.jpg

本报记者 张丽

“走,下地去……这是我们今年做的栓皮栎实验区,小苗已经成功了,成苗还有待改进。这个树种特别棒,树干高大,叶子也大……”说起林场那些事儿,张红丰滔滔不绝地说。路过的一片片林区一派繁忙,林场工人正忙着防治杨柳飞絮,浇水、施肥、修枝、打药,忙得不亦乐乎。

“80后”张红丰是张家湾集体林场的党支部书记、场长,每天下地干活和巡视是他的“固定动作”,工作服和运动鞋是他的“标配”,全年无休。

什么是新型集体林场?两年前,大伙儿谁也说不清这事儿。2020年春,张家湾要建新型集体林场示范点,没人、没钱、没经验,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当了五年村党支部书记的张红丰敢闯敢干,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他临危受命,挑起了林场体制改革的重担。

成立集体企业,聘用本地农民,开展生态林的建设、管护和运营……新型集体林场的模样在他手里一点一滴成型。张家湾集体林场也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第一个试点。

没人没钱?找!没经验?学!张红丰一边学习法规政策,一边探索办理林场经营手续,考察摸底、分析研究,快速建立林场组织机构。围绕林场规模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要求,创新生态资源和集体林业经营管理,探索新型集体林场经营管理体制,提高全镇平原生态林的综合经营效益。同时,他引入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创新推进“智慧+林业”模式。最让乡亲们关注的是,集体林场还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张红丰解释道:“以前没有林场,都是包给第三方,解决不了本地农民就业。成立集体林场可以多用林场周边的农民。”他说,如今林业工人班底完全符合“本地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原则,几乎全由本地农民构成。林场组织本镇农民工多次参加专业培训,增加就业机会,仅用一年时间就解决了近200名农民的就业。

林场工人王佑才是土生土长的张家湾人,当了一辈子农民的他没想到50多岁还能当林业工人。王佑才以前是出租车司机,一干就是19年,年龄渐长,落下了腰疼的毛病,干不动了就在家赋闲。听说家门口的林场招工,工资不少,还给上“六险一金”,他立马儿报名应聘,参加了用工培训,成为了一名专业的林场工人。林业工人专业性强,王佑才一点儿没打怵,一头扎进森林里头,林木养护、机械维修,样样都学,没几个月就被任命为组长,带着8位同事一起养护1100亩林地。眼下正是他们最忙碌的季节,但大伙儿都干得很起劲,只要林场效益好了,还是自己得实惠。

建场之初,张红丰就建立了一整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成立集体资产保护中心,所有固定资产的购置、入库、验收、到货以及后续报废流程,全程实行电子信息化管理,让每一分钱都能花在实处。对职工科学量化考核,定期还会开展技能“大比武”。

“林场每个人都得参加一线劳动,干部和行政内勤也不例外,我也有50亩林地的管护任务。修枝、打药、涂白、浇水、松土以及林分结构调整等,都手到擒来。”张红丰说。

新型集体林场要发展,必须借助科技手段和专业人才。张红丰主动联系北京林业大学的博士等十多位专家,指导制定了林分结构调整方案,遵循“乡土、长寿、抗逆、食源、美观”原则,逐步调整树种、适当打开林窗,最大限度恢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资源。

如今,张家湾集体林场的管护面积已经逐步增加到了1.3万亩,涉及全镇28个村。张红丰也越来越有干劲儿:“我也是张家湾人,护好家乡这上万亩林子义不容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通州绿心植树,我有幸都陪在旁边,和总书记同植过一棵树,也植下了我对这片土地的情怀。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作为一名党员,要把这些精神落实到行动上,变成战斗力,转化为生产力,让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