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384期 >2022-03-29编印

通州区确定今年交通综合治理行动
今年试点推广自行车“一次左转”路口
刊发日期:2022-03-29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郭丽君)以轨道站点、集中居住区为重点,新开或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0条以上;试点在重点道路推广自行车一次左转路口;实现164公里绿道贯通;集中治理交通堵点乱点30处……日前,《2022年通州区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清单出炉,内容涉及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水平、提升客运服务一体化发展水平、提升货运物流服务一体化发展水平三大方面。

《行动计划》?列出了43项重点工作任务,每一项任务都明确了主责单位、配合单位以及完成时限。

《行动计划》控制指标显示,2022年城市副中心高峰时段平均交通指数控制在4.2以内,路网密度达到4.6公里/平方公里,今后五年力争达到5.6公里/平方公里,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6%,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93%,高峰地面公交运行速度有所提升。   

优化供给 提升群众出行便利性

完成通州区创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区工作。发挥信息化创新、引导、赋能作用,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安全管理等一体化发展水平,做好资金、土地等政策保障。加快推进地铁6号线、M101线工程、平谷线建设,实现京唐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做好征地、拆迁等相关前期工作及施工协调工作。持续推进我区9个城市活力微中心建设。以北运河西站为样板进行轨道站点周边地下空间开发,促进站城一体化发展。

积极推动市区公交融合,以精准服务为导向,以轨道站点、集中居住区为重点,新开或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0条以上,提升群众出行便利性。优化“公交优先”保障措施,持续改善副中心范围内公交站点候车环境,在现行站台改造机制的基础上,会同区城管委、通州交通支队等部门和公交客运企业对急需改造的公交站点建设候车设施。完善公交专用道路权保障,研究在白庙等综检站设置公交专用道,提升地面公交通行效率。完成副中心步行和自行车系统示范段工程研究并推动建设,构建连续安全的骑行系统。结合慢行交通服务评价,试点在重点道路推广自行车一次左转路口。实现164公里绿道贯通,提升绿道体验。

梳理副中心断头路情况,形成规划研究方案,制定实施计划,年内打通一条以上断头路。实现辖区内乡村公路优良路率达到70%,乡村公路中等路以上比例达到90%,实施养护公里里程比例不低于5%。加快文化旅游区道路建设,完成曹园西路、曹园东路、曹园南街道路。加快老城区道路建设,持续推进通惠北路北延、后场西路、玉桥西路等一批城市道路建设。加快行政办公区道路建设,推进潞河湾路、潞河湾街、通运东路、春明西路(北段)、西滨河路、孙各庄南街等道路建设。

加快推进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环球影城北综合交通枢纽、通马路综合交通枢纽、东夏园综合交通枢纽、文旅区西区公交中心站等枢纽场站建设。加快推进现有31处公交临时场站整合工作。推进大运河码头建设,实现大运河(京冀)通航。启动开行大运河水上通勤公交可能性研究,开展选线和客流研究。强化北运河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与应急救助工作,配备海事执法设备,加强水上联合执法。

调控需求 提供一体化出行服务

保障公共交通信号优先,减少公交车等候延误,提高运行准点率,试点在新华大街、通胡大街等主要公交客运走廊,依托车路协同技术,优化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实现公交信号优先。依托智慧城市平台,启动副中心数字交通基础平台及副中心智慧交通平台建设,充分共享停车管理、雪亮工程、交通流量等数据,构建交通运行动态监测体系,实现交通精细化治理。研究T-MaaS出行平台,打造城市交通、城际交通、城乡交通多维度智慧出行服务体系,为市民提供一体化出行服务。完成通州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大力推动大运河5A级景区建设,推动落实景区非公路标识及旅游标识牌许可及建设,旅游专线及交通站台提升,配套停车场综合改造提升。持续做好运河商务区、台湖演艺小镇、张家湾设计小镇等“两区”重点功能区交通规划研究与落实。

强化治理 推动城市治理精细化

启动重点路口疏堵方案研究,持续深化已确定的15个路口疏堵方案,完成至少5处疏堵工程。集中治理交通堵点乱点30处。持续开展学校、医院、旅游景区周边交通综合治理。

以“安全、整洁、有序”为目标,完成京滨线北苑高架、六环路潞阳桥等12处桥下空间清理整治工作,优化交通组织、改善城市生态,推动城市治理精细化。全力压减道路交通事故,集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集中排查,针对漷马路、张凤路、张采路等22条重大事故多发道路,太玉园小区前、牛堡屯中街、漷马路、徐尹路、张采路等与村庄、小区交叉路口事故多发点进行整改,增设信号灯、限速标志等交通设施。

推进停车设施建设工作,建立我区各类型停车设施数据库,持续推进停车设施有偿错时共享,研究启动居住停车登记工作,完成1个街道试点。加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停放秩序管理。继续实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总量调控,加大电子围栏建设力度;加强乱停乱放治理,维护良好停车秩序;对共享单车企业的违法运营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进一步规范电动三四轮车使用,加强过渡期管理,加快违规电动三四轮车的淘汰更新。强力整治货车、外埠车、电动三四轮车、超标电动自行车等交通禁限行违法行为,加大力度查处闯红灯、逆行、占用应急车道等违法行为。持续开展“黑车”专项整治行动,发挥区整治黑车协调办、打击办作用,强化各单位联合执法力度,对黑车保持常态化高压打击态势。

严格落实逢车必检及24小时值守制度,深化治超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模式,实现市域内路网平均超限率不超过1%,高速公路入口超限率不超过0.3%。推进货运源头管理工作,全面排查、公示、联网监管重点货运源头单位。全面开展文明路口创建工作,优化交通出行环境。培育交通文明,利用市区两级多媒体资源开展文明交通宣传,通过志愿宣传及社区教育提高居民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出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