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热点总第366期 >2022-03-07编印

冬残奥会场馆全方位打造无障碍环境
运动员所到地处处无障碍
刊发日期:2022-03-07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任珊

4-2.jpg图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内通往无障碍坐席的无障碍坡道。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昨日,国际残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联合举行北京冬残奥会例行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冬残奥会场馆运动员的所到之处均消除细微高差,设置主入口自动门、无障碍坐席、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等,确保场馆设施和通行无障碍。此外,赛道均增加安全防护器材,比如说防撞垫、防撞条,对靠近赛道的灯柱、电箱、木制围栏进行安全防护处理,保障运动员安全。


运动员所到之处均消除细微高差

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部长刘玉民介绍,从2016年筹办之初,冬残奥会就与冬奥会坚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原则,确保“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秉承“以运动员为核心”办赛理念,根据参赛运动员的身体条件特点和实际需求,设置主入口自动门、无障碍坐席、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淋浴间、无障碍坡道、电梯提示盲道、运动员更衣间、低位服务台、无障碍标识等,雪上场馆还设置无障碍打蜡房、无障碍缆车系统等。运动员所到之处均消除细微高差,增设防滑安全措施。

场馆内设置了醒目、简洁易懂的无障碍引导标识;在反兴奋剂检查站、医疗诊所等位置专门配备中英文对照的盲文、大字版文本或语音提示,方便视障运动员清楚了解相关事项。

为保障残奥运动员的安全,在冬奥会赛道基础,增加了安全防护器材,比如说防撞垫、防撞条,对靠近赛道的灯柱、电箱、木制围栏进行安全防护处理,配备专人进行定期巡检。同时为满足和保障残疾人运动员的假肢、轮椅等辅具的正常使用和维护需求,设置标准的轮椅假肢维修间,配备专业技术团队提供保障服务,确保服务无障碍。


上万人次体验冬奥场馆无障碍

场馆无障碍设施的提升将带动主办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北京冬奥组委残奥会部部长杨金奎以自身经历分享了残疾人朋友平等融入社会生活的变化。

“我就是一名残疾人。我是在26岁那年因公致残,将近30多年来每天要上班,而且工作量非常大。其实,越有残疾的朋友,他工作的欲望越高。因为他不仅仅要满足他的生存,更要满足他的精神,因为工作时候是最美丽的。”杨金奎说,中国有大约8500万残疾人,现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都会按比例招收残疾人。

北京市残联副主席郭旭升呼吁大家到北京的街头去感受,“经过3年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从道路到无障碍公交车,从无障碍影院到公共服务机构,从医院到银行,都有了细微变化,全市33.6万个无障碍点位得到提升。”郭旭升介绍,北京还组成一支由老年人、残疾人、专家为主的2000余人无障碍体验队伍到冬奥会、冬残奥会场馆和社会各个点位体验。其中场馆的体验超过了1万人次。北京市无障碍整体的满意率现在已经超过88%。


冬残奥村有路的地方就有盲道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最感人的一个场景就是视障运动员点燃火炬。赛时,不管是竞赛场馆还是冬残奥村,都照顾到了视障人员的需求。比如冬残奥村在运动员餐厅里提供了盲文菜单;所有场馆无障碍电梯里均有盲文。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介绍,在信息无障碍方面,赛时网站也采用了无障碍模式,运用技术手段将有效信息以文档标记的方式注入网站,用户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的读屏软件,将赛时网页上的信息,通过声音方式进行接收,这样就方便了视障人士浏览冬残奥会网站。

“在所有的竞赛场馆和非竞赛场馆,自建设之初,就设计和施工完成了297处盲道提示,在冬残奥村里,只要有路的地方,就有盲道。”杨金奎补充道。


带动残疾朋友参与冰雪运动

服务赛时,北京的无障碍环境还有着更长远、可持续的规划。

冬残奥期间,承担轮椅冰壶比赛的冰立方是一座双奥场馆。国家游泳中心场馆运行团队后勤副主任杨奇勇透露,冰立方的冰壶场地,今年至少会维持到5月中下旬,这个期间会向公众开放冰壶体验和旅游参观;南广场的群众冰场也会在5月初向全体市民开放,而且会持续运行。今年冬天冰立方冰壶场地的恢复则主要看承接的比赛情况。

杨奇勇介绍,在冰水转换过程中,冰立方的无障碍坐席从30多个增加到50多个,无障碍通道普遍加宽,永久的无障碍设施增加了自动控制装置,并会在赛后持续为公众所用。还有颇具特点的由集装箱组成的无障碍更衣间,“赛时情况下才需要这么多,在未来也会挪到冰场上,为户外运动人士提供休息空间。”

“以前,在水立方正常开放的时候,我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轮椅人士在水立方里边旅游、体验。每年大概有两场游泳或跳水比赛,每次比赛这些无障碍坐席全部是爆满的,其实没有必要去区分他们到底是哪有残疾,老人、孩子,或者说身体不舒服人都适用,总的来说这些无障碍设施使用率还是非常高。”杨奇勇欢迎所有人来体验水上和冰上运动,“未来如果有残障人士愿意参与轮椅冰壶运动,可以来报名,我们会为他们参与轮椅冰壶创造条件。”

“中国承诺要带动三亿人上冰雪,残疾人也不例外,也要参与冰雪运动。”杨金奎直言,未来最大的遗产应该是广大的残疾朋友愿意从事冰雪运动,“中国还有2700万聋人、900多万智力障碍者,他们也迫切想要参与冰雪运动。”


》》相关新闻

国际残奥委会无障碍专家点赞无障碍环境

“高山滑雪中心混采区是我见过最棒的”

本报讯(记者 任珊)在6日举行的北京冬残奥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际残奥委会无障碍专家伊利安娜·罗德里格斯对北京冬残奥会场馆毫不吝惜称赞之词,“高山滑雪中心的混采区是我见过的最棒的无障碍环境。”

“冬残奥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改善无障碍环境的机会,不仅在中国,还有世界很多地方,我们都可以通过运动去促进无障碍环境的发展。”伊利安娜·罗德里格斯来到北京后去了很多场馆,并进行一些测试和调整,从而满足场馆内残障人士的需求。

昨天,伊利安娜·罗德里格斯第二次在公共场合提到并评价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因为高山滑雪场地对残奥会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场馆。不仅在北京,很多往届赛事举办的场馆也面临类似挑战。比如赛道需要是无障碍的,能服务轮椅使用者和视障人士,还有其他的道路引导标识。现在坐在轮椅上的媒体朋友们也可以安全地来到残奥高山滑雪场地,因为混采区是我见过的最棒的无障碍环境。”伊利安娜·罗德里格斯认为,北京不仅要留下一个非常好的奥运遗产,更重要的是,让残障人士融入社会,给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