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366期 >2022-03-07编印

齐玫代表:运河文物可以成为大运河博物馆展览的亮点
刊发日期:2022-03-07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张群琛

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馆首席研究馆员齐玫介绍,年底建成的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之大运河博物馆(首博东馆)可以将运河文物作为博物馆的最大亮点,充分展现大运河对北京市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她还提出关于民营博物馆筹建可行性的建议,其中提到要完善保护民间藏品的法律法规。


全面展现运河文化

齐玫认为,将运河文化作为建设博物馆的主题比较贴切。“大运河博物馆的展览,不仅要展现出运河文化与通州、北京的关系,还要展现出通州是因运河而兴起的城市。同时全面展现运河文化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运河文化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巨大作用和影响。”

大运河博物馆的展览要如何体现运河文化的大主题呢?齐玫表示首先要发挥博物馆“以物说话”的优势。她认为运河文物是大运河博物馆展览的亮点,除了现有的运河文物外,还需要征集文物,丰富文物收藏。同时,为了弥补文物的不足,可以利用辅助展品,如照片、视频、模型、全景画等,或者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手段让展品更加丰富,进而充分揭示展览主题。

齐玫建议,未来大运河博物馆展览,还要重视与观众的互动性,设置互动体验项目,拉近展览和观众的距离。“博物馆为观众服务应该是多元化的,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比如立体电影,娱乐活动等,使博物馆更有吸引力。”齐玫说。


完善保护民间藏品的法律法规

齐玫还提出了《关于民营博物馆筹建可行性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筹建民营博物馆,齐玫提出三点建议。首先是完善保护民间藏品的法律法规,齐玫说,民间藏品大部分是传世品,有些还是祖传下来的宝物。因此对于民间藏品的保护需要关注特殊性,在物权保护上给予合理的法律法规保护。

“在民间藏品的管理上,偶尔会出现因解释不同,进而对民间藏品的概念及性质界定不清晰,导致出现物权不稳定等情况,造成民间藏家对筹建博物馆产生疑虑,影响民营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齐玫建议,对相关法律法规要进一步完善,应明确界定民间藏品的属性,制定完善的保护条例,并有配套且清晰的法律解释。真正对民间藏品起到保护的作用,让民间藏家安心。

其次是对民营博物馆筹建给予优惠政策。齐玫希望能在相关政策上给予支持。而民间藏家应发挥藏品的优势,并借力企业的赞助,探索出一条民营博物馆筹建的可行之路,创造出民营博物馆建设发展的新模式。

最后是促进民间藏品整理的专业化提升,实现专业化升级。齐玫指出,很多民间藏家手中都有珍贵的藏品,可以揭示、印证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填补文献、实物等的不足,是充实国营博物馆藏品范围、种类、数量和价值缺环的另一蹊径。

齐玫建议,政府应鼓励专业人员参与到民间藏品的整理、研究和鉴定中,从而提高民间藏品的专业化属性,充分发挥民间藏品的影响力。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且充分利用,为筹建民营博物馆奠定重要的基础,使民间藏品可以为社会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