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程伟)记者昨日从通州区生态环境局获悉,去年通州区“蓝天、碧水、净土”治理成效显著,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为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厚植生态本底。今年,通州区将继续锚定“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确保各项污染防治任务高标准筹划、高效率推进、高质量落实,让城市副中心“蓝天、碧水、净土”常驻。
2021年,通州区全面完成空气质量指标任务,细颗粒物(PM2.5)浓度取得历史性新低。全区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率为2.7%。其他三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同比下降。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66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率为2.9%;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3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率为25%;二氧化氮年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率为2.9%。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70天,占比74.4%,“蓝天”成色持续提升,“好天”创历史新高;重污染天数持续减少,全年重污染天数为10天(扣除沙尘影响),重污染发生频率、峰值浓度、持续时间均同比下降。全年降尘量为4.2吨/平方公里·月(扣除沙尘影响),同比下降22.2%。
2021年,全区8个国市控地表水出境考核断面中,北运河、运潮减河、潮白河、凉水河等7个国市控考核断面达到IV类水质,玉带河市控考核断面达到V类水质。此外,土壤污染风险基本得到有效管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稳定保持在100%。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分别下降4.7%、2.5%,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减少922吨、111吨。
今年,通州区将继续以重点区域精细化管控和“施工扬尘、道路扬尘、裸地扬尘”防治为抓手,完善扬尘“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末端严惩”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体系。与北三县将不断健全区域协作长效机制,持续深化生态环境区域协同,实现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信息共享,加强空气质量会商研判,不断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和重污染期间应急联动。
在水环境质量方面,通州区今年将分阶段启动玉带河、凤港减河、港沟河等主要河流水质综合治理方案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副中心水环境质量。补齐短板精细管控,深入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完善副中心雨污分流、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消除老旧城区、城乡接合部管网空白区。精细绘制“污染源-管网-排水口-河流”关系图,健全副中心全流域水质自动监测体系。
为保障土壤环境安全,今年通州区将全程监管防控风险。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降低单位面积用量,化肥、农药使用量和利用率达到国家要求。全过程管控受污染建设用地风险,利用“多规合一”平台,强化多部门联动监管,督促用途变更地块依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