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324期 >2022-01-13编印

城市副中心慢行系统从“有”到“优”
刊发日期:2022-01-13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1-1.jpg

新华东街路面施划自行车道标线,构建行人、自行车独立路权的慢行交通出行环境。(资料图) 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讯(记者 冯维静)近年来,城市副中心持续推动慢行系统治理,全区自行车道约1200公里,绿色出行比例已达74.2%,骑车、步行正在变得更加舒适,慢行系统正在实现从“有”到“优”的转变,交通发展理念也从“以车为本”转变到了“以人为本”。

一个转弯半径的变化,就能实现机动车转弯降速,降低右转机动车对骑行者的干扰。在环球影城慢行示范区怡乐中路,两条机动车道的宽度由3.5米压缩至3米,并增设绿化隔离带将非机动车道独立,人行步道最宽处达4.5米。机动车道一侧还设置了反光道钉,并使用标线缓冲带进行标线隔离,使交通秩序得到大幅改善。

目前,以文化旅游区为中心的环球影城慢行示范区主体建设已完成,通过对怡乐中路、怡乐北街等9条道路进行改造,片区内改造道路总里程达91公里,基本可满足慢行系统出行需求。同时,完成绿化栽植2.3万平方米,沥青路面修复31.6万平方米,营造安全连续、舒适便捷的慢行出行环境。

绿色交通发展水平,是一个城市绿色发展和治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对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来说,正在打造的绿色慢行系统,就是从缓解交通压力、打造绿色交通环境等方面,逐步解决城市综合治理难题的一种有益尝试。

记者从区城管委、交通局等部门了解到,为保障自行车“路权”,建设步行和自行车友好城区,城市副中心在道路新建和改造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自2016年起,陆续对乔庄北街、日新路、怡乐北街等十余条道路采取“三块板”形式,彻底实现人车分离,充分保障自行车的路权。“所谓‘三块板’就是路面上设置了两条狭长的绿化带,把中间的机动车道和两侧的自行车道隔离开来。”

另外,通过对已有道路因地制宜地改造,实现行人、自行车、机动车的“各行其道”。以梨园中街为例,改造工程对两侧人行步道空间重新进行优化。改造后的人行步道宽7米,其靠近主马路的一侧栽有行道树,另一侧是低矮植物构成的长条形绿化带,实际步行空间宽4.5米,对行人来说绰绰有余。改造思路是将人行步道外侧的长条形绿化带平移到行道树下,形成立体绿化,腾出来的空间重新进行功能施划,人行步道宽1.5—2米,骑行道宽2.5米,骑行、步行各有其道的需求得到满足。

“十三五”期间,通州区持续推动慢行系统治理,完成80余条道路66公里的慢行交通标线施划,慢行系统逐步连片成网。其中30余条具备条件的城市道路实施慢行机非隔离改造,构建行人、自行车独立路权的高品质慢行交通出行环境。目前,全区自行车道全长约1200公里,绿色出行比例已达74.2%。

按照规划,未来在行政办公区和职工保障房之间还将修建一条全长2.7公里的自行车高速公路,与既有的城市道路自行车道衔接,方便两大功能区之间的交通往来。同时,城市副中心还将规划建设“城市风轮”通惠河沿线自行车专用路示范项目,绿色出行比例将提高到80%,慢行系统道路长度达到2100公里,比11条北京六环路连起来还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