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群琛
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院长张万龙代表在通州团的审议中,不仅介绍了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与北三县的医疗合作进展,还带来了《关于促进北京市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建议》,提出加强托育服务供给,落实千人口4.5个托位的硬指标。同时,建议通过邻近单位共办共享托育、商务楼宇办托育等用人单位多种形式办托,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
北三县医疗合作:通州妇幼与大厂合作办院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决策、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深入推进通州区与北三县协同发展对于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优化首都发展格局、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保障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医疗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
张万龙介绍,2016年12月13日,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与廊坊市妇幼保健中心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开启了与廊坊市妇幼保健中心及其所属的北三县妇幼保健机构之间的医联体建设。2018年10月廊坊市妇产医院开诊。同年11月,通州妇幼医疗小分队进驻廊坊市妇产医院协助开展临床工作,共建共管,提供派驻团队、同质化管理、人才培养、技术扶持、双向转诊等全方位支持。到2019年,廊坊市妇产医院的产科门诊量和妇科门诊量双上涨。2020年,协助完成三级医院行政评审。
为了弥补三河市燕郊地区公立医疗资源不足的短板,携手建立更加紧密的协同发展格局,2021年,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与三河市燕郊迎宾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当地居民在家门口就近看病、接受孕产期保健,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首都的优质医疗资源。同时,在人才、技术、转诊等方面,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三河市妇幼保健专科技术的快速发展。通州区妇幼保健院每周派出妇、产、乳腺专家出诊,建立孕产妇两地联合管理机制。
去年10月,通州妇幼与当地磋商拟成立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大厂分院,派出骨干组成分院成员从零起步,打造一支集管理、临床、保健、后勤保障为一体的素质过硬的团队服务大厂。
托育服务供给:就近办托育 解决孩子“无人看、无人接”问题
今年“两会”期间,张万龙提出了《关于促进北京市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建议》。他表示,随着社会家庭规模小型化、居住方式分离化等社会观念转变,以及三孩生育政策的放开,社会对于托育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而0-3岁婴幼儿是“社会最柔软的群体”,做好托育照护服务工作事关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广大家庭的切身利益。
但是,目前该领域仍存在托育服务供需不平衡、难以满足家长需求的问题。“截至2019年底,我市婴幼儿家庭托育服务需求为35%,而实际机构照料仅占1%,实际供给不足4%,托育服务供给面临着总量不足、形式单一、难以满足家庭多样化需求等问题。其次,供给质量与家长期望有差距。由于北京市处于托育照护服务发展初期,存在市场失灵、家负全责等现状,市场上各类托育机构在资质、场地标准、卫生健康、安全管理、师资配备等方面参差不齐,家长对托育机构服务质量缺乏信任。另外,现有的托育服务还存在着离家距离远、费用比较高、托育时间不够灵活等问题。”张万龙说。
对此,张万龙建议要加强托育服务的供给,严格落实千人口4.5个托位的硬指标。他说:“托育机构因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应追求‘小而精’,即支持托育机构建在社区内或离社区和家庭足够近的地方,实现居民步行5-10分钟到达公共服务设施,便于家长接送婴幼儿。”
另外,基于北京市公司企业分布密集,他提出,政府应大力支持企事业单位兴办托育、邻近单位共办共享托育、产业园区办托育、商务楼宇办托育等多种形式办托,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对于用人单位兴办福利性托育机构的,给予资金支持,或可以在税收减免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为单位、公司员工照护婴幼儿提供一定的便利。
他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口向城市涌入,一线城市的通勤压力不断增大。《城市出行半径大数据报告》指出,北京市平均工作日出行半径为9.3公里,超过1小时通勤时间已成为北京居民城内出行的常态。因此,加长托育服务时间或使服务时间灵活化尤为重要,切实解决家庭“孩子无人照看、无人接送”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