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新闻总第317期 >2022-01-06编印

委员共话常态化疫情防控
莫让疫情防控“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刊发日期:2022-01-06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孙乐琪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较之前出现了许多变化。废弃口罩该怎么处理?市民热线如何应对疫情反复引发的市民关切?医院发热门诊如何简化流程提高效率?正在召开的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多位委员针对疫情防控提出意见和建议。

    

徐朝辉委员:

防止废弃口罩产生“二次污染”

       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口罩成了人们生活、出行的“标配”。市政协委员、民进北京市委常委徐朝辉关注到,废旧口罩存在数量激增、降解速度慢、处理不规范等问题,有造成环境污染、病毒传播的隐患,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他建议,废旧口罩的处理要建立制度规范,对居民日常产生的废弃口罩采取分类专项收集,并给予口罩生产企业和回收企业适当的补贴。卫生部门应在公共场所设置收集箱,并加强监管,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口罩生产企业要加大研发力度,在制作材料上进行探索,加强可降解口罩的研发,避免口罩对环境、生物和人造成危害,或成为新冠病毒传播的载体。回收处理口罩的企业也应加强相关研究,转换思路,在充分消毒的基础上“变废为宝”,可将其转换为各类辅助材料。

       另外,徐朝辉认为要加大对废弃口罩的危害及科学处理的宣传引导,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共同努力,帮助人们养成不乱丢弃、科学回收处理的良好习惯。

    

高警兵委员:

市民热线可创新形式回应关切

       12345市民热线的开通大幅度提高了行政效率,许多市民关切的问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在疫情防控期间,提升市民服务热线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来自社科界的市政协委员、北京律师协会副会长高警兵提出建议,出现疫情时,应适当增加市民热线接线人员。“特别是在本市出现新增本土病例或密接人员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应及时增派人员支持市民热线的接听等工作,在关键时期要保证人手充足,及时阐释相关政策,确保相关人员得到妥善安置,政策得到及时有效执行。”

       “手机短信也应利用起来,作为服务市民的手段。”高警兵认为,在市民拨打量大,无法及时接听热线时,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反馈上级,协调公共部门及时通过短信等方式将近期重点政策和最新防控要求发送至在京人员手机,方便有关人员确认政策的状况和要求,同时缓解市民热线压力,保证政策及时有效传达。

       “微信公众号、微博的留言也应及时反馈,这一点很重要。”高警兵说,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政府工作公开化、智能化、便民化发展,很多政务服务部门积极开通公众号、微博账号或小程序,发布政务信息、提供政务服务,方便市民了解政策、办理业务。疫情防控期间可以提升小程序、公众号、微博账号的服务水平和效率,及时反馈市民关切的问题,确保信息发布及时、准确、有效。“另外,针对老年人也要推出疫情防控期间的关爱政策,确保所有市民在疫情防控期间都能得到细致入微的服务。”

    

季茹委员:

发热门诊要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疫情防控期间,发热病人的管理、处置是牵动人心的话题,来自民盟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北京二中分校副校长季茹特别关注发热门诊的建设。

       “发热门诊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存在交叉感染、病毒传播等隐患。”季茹建议,应规范、优化发热门诊的诊疗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诊疗效率。扩大发热门诊的诊疗空间,增加发热门诊的隔离设施配备,严格避免造成聚集性交叉感染,筑牢疫情防线。

       “有些发热病人存在不愿到医院就诊的心理,一方面是出于对疾病的恐惧,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对筛查流程、防控政策的不了解。”季茹认为,针对这种情况要加强对防疫政策、诊疗流程的宣传,降低发热病人的心理负担,“通过权威、正面宣传,引导发热病人及时就医、主动就医、按规定就医,避免病毒传播的隐患。”

       此外,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发热筛查哨点的监督管理,及时纠正不规范的诊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