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医院、天坛医院等4家市属医院对口支持位于燕郊的燕达医院(右一),已帮助其成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年住院量9.5万,较合作前的3900人增长24倍。
三河学生在家门口即可同步享北京城市副中心优质教育资源。
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记者 曲经纬
北京以东——北京城市副中心,“蓝绿交织、水城共融”正在由蓝图变成现实;北京向南——雄安新区,100多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稳步推进;环渤海,一个世界级港口群在酝酿之中;在沧州、在唐山、在张家口、在廊坊,由北京迁出的企业落地生根……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指引下,京津冀三地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握指成拳,硕果累累。
七年来,北京持续增强与津、冀两地的协同联动,交通一体化、产业对接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重点领域协同联动,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和企业成为直接受益者,京畿大地正描绘一幅造福百姓的壮美画卷。
交通圈越扩越大
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的三大领域之一,三地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扩大。
一头牵着北京,一头牵着燕赵大地的一批铁路项目陆续通车,还有部分在如火如荼建设中:京张高铁实现北京到张家口只需47分钟;京雄高铁将北京西站到雄安新区的距离缩短为50分钟;京唐城际投用后,北京到唐山只需37分钟;京滨城际将实现北京直达天津滨海新区57分钟……这些标志性工程使环京“1小时交通圈”越扩越大,“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
有着“交通动脉”之称的高速公路也将从蓝图变为现实。在廊坊“北三县”,境内公路通车总里程2936公里,其中,京秦、京哈、首都地区环线高速搭建了高速公路“两横一纵”骨架,总长88.5公里,“两横三纵”普通干线公路共145公里,农村公路2702公里。目前,北三县与通州区互联互通的公路已达10条,包括京秦、京哈、首都地区环线3条高速公路,以及7条区域性主干路,5座跨潮白河的公路及铁路桥梁。向南看,北京南部,京雄高速公路建设工地热火朝天。该线全长约105公里,北京段长约27公里,北起南五环路,南至京冀界,未来路上还将实现无人驾驶。按计划,六环至市界段将在年底通车,五环至六环段将在明年年底通车。建成后,雄安新区到北京仅需1小时,有效缓解北京西南方向交通压力。
路网越织越密、越行越畅。京津冀“1小时交通圈”的便利性日益显著,京礼高速延崇山区段、大兴国际机场高速、北线高速京开至京台段先后建成通车;国道109新线高速、大兴国际机场北线西延、东六环入地改造加快推进建设;通燕高速燕郊出口立交枢纽正式通车;密涿高速北延与京平高速对接工程2022年开工建设;广渠路东延建成通车,对京通—通燕高速车流有明显分流效果,高峰交通量分别下降15%和21%,中心城到城市副中心行车时间缩至20分钟。
三地间普通公路也纷纷传来好消息。连接北京大兴和河北廊坊的G105建成通车,未来往返大兴国际机场将又增加一条便捷的通道。连接天津武清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清路目前正加紧推进征拆工作,争取早日贯通。同时,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衔接道路研究规划,大厂厂通路、三河神威北大街、香河安石路和通宝路4条跨界公路,今年与北京市方面全部签订接线协议,也都有了新进展。目前,厂通路已完成稳评、环评、通航影响评价等前期工作,年底前开工建设;安石路香河段已进场施工,正在与北京市方面对接道路设计、检查站设置等;神威北大街正在与北京市方面共同开展路线方案、检查站设置方案设计等;通宝路正在开展可研报告、稳评报告编制单位招标等前期工作。燕郊西出口与北京市通州区仅一河之隔,是河北省进入通州区的咽喉要道。今年10月,燕郊西出口立交枢纽正式通车,大幅缓解跨界交通拥堵,京冀两地在打通跨界公路“断点”上取得了积极成效。
持续推动京津冀一卡通互联互通,跨省公共交通成绩亮眼。目前北京已实现与全国288个城市互联互通,累计发行北京交通互联互通卡700余万张,一卡走遍京津冀乃至走遍全国的出行模式逐步形成。服务河北省廊坊市、保定市、张家口市、承德市等18个县市及地区的出京公交线路达38条,日均发车4000余车次,日均客运量20余万人次。今年6月,大运河北京段全线通航,京冀交界杨洼船闸已获批建设,加速京津冀通航,更增加了三地的水路联系。
经济圈越来越活
今年4月29日,“天宫”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这是我国空间站发射入轨的首个舱段,具备长期自主飞行能力,可支持航天员长期驻留。许多人不知道,这是京津协同创新的成果之一。随着协同发展的深入,三地产业对接和创新协作不断深化,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氢能、机器人等领域,三地携手打造产业链,分工协作,以创新链带动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提升京津冀产业能级。
去年,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组建。揭牌不到一年,“超分辨显微镜”“床旁呼气精准分析系统”“有感知能力的柔性电子皮肤”“金属透明电极”这些全球首创的科技成果先后在此亮相。数据显示,该中心已在京津冀地区设立11个技术实验室及工程实验室,正在推进天津航空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唐山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雄安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截至今年6月,中心累计实施科研项目213项,累计有121项技术实现了转化,组建企业108家……
曾经,产业链、创新链不畅,一些创新成果“导弹式”转移至东南沿海。如今,北京疏解、津冀承接,北京研发、津冀转化,创新协同势头愈发强劲。
中关村是京津冀科技创新重要源头,如今,创新基因就像蒲公英,源源不断向天津、河北播撒: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已累计新增注册企业超2100家,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累计入驻企业约400家。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累计超9000家,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1600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北京提质减量发展做出的努力,也是津冀地区漂亮承接疏解任务的贡献。
河北省有关部门数据显示,7年来,河北累计签约批发市场商户4万余户,承接京津转入法人单位24771个、产业活动单位9045个。
既有宏观层面的谋篇布局,也有重点领域的关键落子。两翼齐飞,超千家京企在雄安签约,作为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中关村科技园、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等一批项目落地,承载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联动发展,跨区域产业合作、跨区域联动机制,打造了京津冀区域对外开放的窗口,“两区”入库项目184个,其中,外资45个、内资139个,已落地59个、在推125个;连续三年,北京与北三县召开项目推介洽谈会,签约项目共计120余项,涉及装备制造、科技创新、文化创意、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意向投资额累计约800亿元。全面打造北京重要一翼的发展动力源。
生活圈越发完善
如今,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一股绳”发力,三地正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方面下好“一盘棋”。
在刚刚成功举办的中关村论坛上,市发改委透露,京津冀集中推动一批重要事项、重点项目、重大政策落地见效,北京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正向津冀布局。
与城市副中心只有一河之隔的北三县,医疗服务是一块短板,当地不少居民看病只能往北京跑。“为了破解老百姓看病难,北京积极协调央属、市属等优质资源,通过技术帮扶、远程诊疗、紧密型医联体、合作托管、人员培训等多种形式支持北三县现有医疗机构提升能力水平。”市卫健委发展规划处处长高路举例,朝阳医院、天坛医院等4家市属医院对口支持位于燕郊的燕达医院,已帮助其成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年住院量9.5万,较合作前的3900人增长24倍。
这只是京津冀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不断加快的缩影,目前,北京22家市属医院积极与天津、河北开展医疗合作,43项临床检验结果在京津冀485家医疗机构实现互认,21项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在三省市176家医疗机构试行共享……
与此同时,正在推进实施京张、京承、京保等重点医疗卫生合作项目,京津冀地区近2600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京津19个区对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保定28个县(区)实施帮扶项目757个,帮助8.1万名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
教育方面,北京景山学校、北京五中分校、八一学校、北京八中等北京优质学校在河北多地市建设分校。就在10月12日,北京潞河中学三河校区和北京实验学校三河校区同时揭牌……按计划,本市还将完成北京电影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新校区建设,并推动首都医科大学、首都体育学院新校区规划建设,推进沙河、良乡高教园区向大学城转化,建设科教融合新城,加快推进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和中央民族大学丰台校区建设;成立14个跨区域特色职教集团(联盟),开展教育协同帮扶项目。
未来,京津冀三地还将继续“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牢牢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加快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推动形成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