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274期 >2021-11-09编印

拔节生长的森林城市
刊发日期:2021-11-09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1-1.jpg“水韵林海,千年绿城”的绿色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记者  王军志

       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林水交融……城市副中心,这座森林城市正在拔节生长。

       自2018年北京市启动新一轮百万亩造林以来,城市副中心14.5万亩的建设任务已完成11.2万亩;建成东郊森林公园、宋庄文化公园、刘庄公园、台湖万亩游憩园森林组团等8个万亩森林板块;城市森林与公园绿地为主体的城市绿化体系初具规模……“水韵林海,千年绿城”的绿色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见缝插绿:补足生态短板

       在启动百万亩造林工程建设之初,城市副中心就规划了“两带、一环、一心”的绿色空间格局。可以说,在规划层面上,这座城市就是要孕育、成长于郁郁葱葱的林海之间。“两带”分别是指城市副中心和朝阳区交界处的西部生态绿带,城市副中心与河北北三县、天津武清区交界处的东部生态绿带;“一环”是副中心核心区外围的绿色休闲游憩环;“一心”是城市副中心中间区域的大尺度绿色空间。

       在2012年启动的首轮百万亩造林新增加19.3万亩林地的基础上,城市副中心近年来实施了《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园林绿化三年行动计划》和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仅今年就新增造林面积1.6万亩。这些新增的大尺度林地,有相当一部分是利用腾退的低效藕塘地,工业大院、违建等疏解腾退地建成的。在改善环境的同时,也在为地区改造提升业态品质,向更高质量发展迈进赋能助力。

       张家湾镇里二泗村工业大院聚集的企业最高峰时期达300多家。2017年,本市启动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里二泗村的工业企业全部迁出,工业厂房随之夷为平地。利用工业大院腾退土地,城市副中心建成了张家湾公园一期、二期,目前已对外开放,三期正在加紧建设。宋庄文化公园曾是一处垃圾场,改造后成为“春赏樱花、秋看彩叶”的“网红打卡地”;梨园公园也通过建设,成为市民休憩休闲的好去处,正是因为大尺度公园的建设,城市副中心区域环境得到大大改善。

       与往年相比,这五年绿化造林更加突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连通性和生物多样性。“过去造林考虑生态、景观比较多,说到底是在考虑人的需求。现在把小动物的需求也纳入进来,着力构建一个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这样的林子才更有生命力。”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生物多样性措施体现在树种选择、植物配置、地形营造等多个方面。例如,增加山楂、海棠、桑树、荆条等食源、蜜源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在林间种植灌木、地被,为小动物提供隐蔽、栖息场所;预留集雨坑,供小动物饮水等。


开窗见绿:市民尽享生态福利

       对于工作和生活在城市副中心的市民来说,这几年最明显的变化之一,是身边的公园越来越多了。据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5年前,通州区区属公园只有28处,目前已增加至52处。“我们老通州人原来常逛的无非是运河公园、西海子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现在可逛可玩的公园数都数不过来,变化真的很大。”市民吕加对记者说。

       近年来,城市副中心的公园绿地建设进入有史以来投资力度最大、速度最快的时期。在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核心区范围内,实施了西海子公园、减河公园等9个城市公园的提升改造工程;结合老城双修和海绵城市试点工程,建设了口袋公园、休闲公园以及小微绿地68处,改造提升海绵城市试点绿地空间21处。千年守望林、张家湾公园等高质量城市森林的落成,为城市副中心营造了优美、舒适、和谐、良好的办公环境。

       在城市副中心拓展区,按照“一园一特色”要求,建成了于家务中心公园、西集中心公园等8个地域特色浓郁的精品镇域公园。同时,拓展区大力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建成国家森林乡村38个,299个村庄打造出“村头一片林”,让美丽乡村从愿景逐渐变为现实。

  截至目前,全区森林总面积达到约45.0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02%,绿化覆盖率达到51.02%,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9.31平方米,居住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1.35%,市民“开窗见绿,出门见园”已成为关乎民生的生态福利。


拆墙透绿: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

      漫步在中仓街道窑厂村黝亮整洁的柏油路上,不到300米的路两侧绿树成荫,花香弥漫,房前屋后的小菜园蔬菜长势喜人,几位老人凑在一起拉家常,孩童在院里空地上追逐打闹。今年中仓街道启动了窑厂村、东营前街和东营后街等地的环境卫生和综合治理工作,让村庄旧貌换新颜。“窑厂村曾是‘脏、乱、差’的代名词,贯穿该村275米长的主路,坑洼不平,刮风一身土,下雨一脚泥,道路两侧杂草丛生。改造后,街道对道路两侧墙面进行粉刷,打造文化墙,又为道路两侧的小菜园统一搭建了竹篱笆,种植了花草树木进行绿化,我们不出家门就有了游憩的好去处。”村民郭乃栋说。

       在永顺中街,刚刚建成的口袋公园——永顺怡园吸引不少市民来此打卡。三年前这里曾是近2000平方米违建“一条街”。去年,永顺镇将这片违建拆除后规划成了公园,安装健身器材、规划了绿地,增加季节性的组团花卉,提升公园的整体观赏性。

       从一街一巷到连片提升,近5年来,城市副中心借背街小巷整治,将环境整治提升由街巷向周边小区、平房院落、花园绿地甚至附近支路胡同延伸,以线带面,形成“组团式”连片整治效果,整体形象和人居环境不断提升。


留白增绿:绿化空间持续扩大

       按照市规自委通州分局编制的《通州区老城双修三年行动计划表(2019-2021年)》,今年涉及城市副中心代征绿地建设工程、2021年小微绿地2项,计划实施面积共计94.39亩,计划总投资约2046万元。截至目前,城市副中心代征绿地建设工程前期手续正在加紧办理;小微绿地建设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2个小微绿地项目计划在年底前完成可施工区域的主体绿化工作。

       区园林绿化局结合疏解整治促提升和留白增绿,清退低端污染产业,城市副中心绿化空间持续扩大,今年共完成留白增绿8129亩,屋顶绿化4万平方米;建设小微绿地9752平方米,收缴代征绿地43处。在“老城双修”工作中不断优化市民周边生活环境,提高了城市副中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韧性。

        经过几年的努力,城市副中心独有的“两带、一环、一心”总体生态框架已初具规模。一座千年之城在磅礴林海中孕育成长,展现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