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242期 >2021-09-18编印

6425万平方米绿网变绿地,相当于9个奥森公园
全市盖网地块将逐步“揭网见绿”
刊发日期:2021-09-18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曹政


       通州杨庄,广渠路北侧17.6万平方米荒地被绿网苫盖了十多年。最近,这片荒地已被绿草覆盖,喇叭花、黑心菊到处可见。

       绿网变绿地,源于本市今年启动的“揭网见绿”新举措。昨天,市疏整促专项办透露,全市盖网地块将逐步揭开绿网、简易绿化,已完成6425万平方米,相当于9个奥森公园。作为全市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任务中“留白增绿”的进一步延伸,“揭网见绿”将“应揭尽揭、宜绿则绿”,今年重点治理长安街及延长线、广渠路沿线、冬奥场馆及通往赛区道路沿线这三大区域。


6425万平方米绿网已变绿地

       几个月前,当市民在广渠路高架上驾车途经杨庄时,一眼就能瞅见被绿网覆盖的荒地,与城市形象格格不入。通州区杨庄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雷海透露,这片荒地在十几年前就已完成一级开发,但至今仍未有项目建设,此前一直被绿网苫盖着。广渠路打通后,这块大荒地格外显眼。

       全市像这样的待建荒地还有不少。地块腾退与后续建设利用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根据扬尘污染防治的相关规定,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裸露地面需要进行覆盖,超过三个月的,应当进行绿化、铺装或者遮盖。苫盖绿网也因此成为当前防治裸露地表扬尘的主要手段。

      “虽然覆盖了绿网,但时间一长,破破烂烂的。还有人在这里堆放大量建筑垃圾,环境卫生问题给周边居民带来了不少困扰。”雷海直言。

        市疏整促专项办相关负责人说,倘若遇见极端天气,绿网被大风掀起挂到高压线上,也容易影响供电和交通安全。

        今年6月,杨庄的这片荒地撒上了益母草、金鸡菊、黑心菊、松果菊等耐旱和自播能力强的花草种子,没多久就长出半米多高来,既能实现在低维护条件下的区域生态功能,又同时具有一定的观赏效果。

       “我们已经通过第三方卫星遥感监测全市绿网分布点位,组织各区逐一对苫盖绿网地块进行核实,摸排地块现状、权属关系、规划用途、项目建设时序。”上述负责人介绍,目前,各区正在积极探索、因地制宜推动苫盖地块绿网“应揭尽揭,能绿尽绿”,截至8月底共揭除绿网约6425万平方米。据了解,简易绿化不改变土地权属和规划用途,待地块成熟后启动项目开发建设,确保实现规划用途。


三大区域是治理重点

       除了环保账,还有一笔经济账要算。“绿网苫盖单次投入低、长期投入大。初步测算,连续苫盖绿网两年后,在不含后期养护的情况下,成本支出与临时绿化基本相当。” 市疏整促专项办相关负责人说。

       在通州区张家湾镇施园村,“揭网见绿”还能产生一笔收入。三四年前,施园村完成工业大院腾退,几百亩的土地一下子变成了荒地。“虽然盖上了绿网,但缺乏管理,经常被人偷倒建筑垃圾。”施园村支部书记赵林兴说,对38万平方米腾退土地进行覆土平整后,村里与有种植意愿的村民签订短期的租赁合同,采取村委会和村民各占股比的方式,由村民种植了玉米等农作物,收益按比例分成,既满足了村民种植生产的需要,也为村委会节省了除草防火的成本。

       几个月下来,玉米、向日葵已经熟了,长出来的白菜、菠菜、黄瓜等各种蔬菜每天都送给村里的困难户。按照规划,这片土地即将建设棚改项目。“能种一茬是一茬!村集体统一种植,以后一旦施工建设,也可以迅速腾出来。”赵林兴说。

记者获悉,长安街及延长线、广渠路沿线、冬奥场馆及通往赛区道路沿线等区域,是今年“揭网见绿”治理的重点地区,将因地制宜采取简易绿化、生态覆盖。


避免高成本“园林造景”

       “目前已经建立了‘揭网见绿’台账,在疏整促调度平台落点落图实现全过程跟踪管理,同时还将边摸排、边揭网、边绿化。”市疏整促专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也将对符合“留白增绿”条件的地块进行增绿、复垦,对符合“战略留白”临时绿化条件的地块进行绿化。

       值得一提的是,“揭网见绿”并非高成本打造园林景观。记者走访多处已经完成“揭网见绿”的地块发现,普遍种植的是花草、庄稼等,并未新栽树木。上述负责人说,这些荒地未来还将开发建设,处在腾退和建设的间隔期,如果高成本“园林造景”,反而是一种浪费。

       “揭网见绿”之后,后期维护谁来做?目前,市园林局也已经出台简易绿化技术指南,从绿化植物选择、栽植方式等方面明确绿化标准,加强对各区及街乡镇的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记者获悉,相关部门将统筹好项目建设时序、绿化实施方式、防火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组织属地、项目单位采取播撒草籽、种植地被植物等方式绿化,确保绿化能落地、易养护,落实好扬尘治理和防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