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建筑主体结构已全面完成,正全力推进幕墙工程施工及精装、机电、暖通等施工前准备工作。 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记者 陈施君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的西北角,一间“文化粮仓”、一座“森林书苑”、一艘“运河之舟”正在郁郁葱葱的林海中拔地而起。目前,三大建筑主体结构已全面完成,正全力推进幕墙工程施工及精装、机电、暖通等施工前准备工作。
除了在拉开城市建设框架、完善城市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外,三大建筑还在城市副中心“近零碳”示范区建设中树立了标杆。据北投集团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项目部副总经理沙钢介绍,三大建筑严格按照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设计、建设,通过使用节能材料、可再生能源利用等举措,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207吨。
“比如这座城市副中心剧院,相对未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的公共建筑,每年可减少约2507吨二氧化碳排放。”沙钢指着形如“粮仓”的剧院介绍。城市副中心剧院位于大运河畔,剧院集演艺演出、艺术创作、艺术教育、现场体验等功能于一体,包括歌剧院、音乐厅和戏剧院三个表演艺术的“文化容器”,以及室外剧场和多功能厅,将满足各类世界级演出要求。据沙钢介绍,在剧院的设计中,采用绿色环保技术整体解决方案,打造绿色、健康、智慧的可持续文化艺术中心典范。“比如,项目中应用了保温性和气密性良好的外窗和遮阳系统,充分利用自然光。采用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根据自然采光强弱,自动调节室内灯开启数量,达到照明系统的智能管理和有效节能降碳的效果。”除此之外,项目还采用了无热桥设计、高效热回收新风系统和变频设备机组、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新型节能技术。据测算,项目投入运行后的实际碳排放约80公斤/平方米/年,减碳比例约20%。
在城市副中心图书馆项目中,则以运营为导向,注重建筑能耗分项计量和实时监控,整合运用多种“主被动”技术,打造“简能”的绿色建筑。据沙钢介绍,图书馆立面设计采用陶板幕墙与玻璃幕墙组合,充分考虑自然采光与夏季遮阳效果,科学合理优化一层至三层大空间及公共空间的声环境、光环境、热环境。在达到较高室内舒适性的同时大幅降低能耗,达到了节能低碳的目标。据测算,项目投入运行后的实际碳排放约78.5公斤/平方米/年,减碳比例约33%,相对未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的公共建筑,每年将减少约2945吨二氧化碳排放。
首都博物馆东馆(大运河博物馆)是镶嵌在城市森海中的“运河之舟”。秉承绿色低碳理念,该项目致力于打造首都生态文明建筑的“绿色名片”和“文化名片”。项目主要采用高性能围护结构设计、区域能源技术、中水系统、屋面光伏发电、热回收技术、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浓度监测系统、节能灯具、1级节水器具、节能电梯等多项绿色技术,最大限度降低能耗。据测算,项目投入运行后的实际碳排放约79.4公斤/平方米/年,减碳比例约37.5%,相对未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的公共建筑,每年将减少约4755吨二氧化碳排放。
在三大建筑的设计建设中,还广泛使用了可再生清洁能源。能源供应以地源热泵为主,光伏发电系统、水蓄冷蓄热、燃气锅炉、冷水机组、冷却塔为辅,形成多能互补的复合式能源系统。“能够高质量满足多种专业化功能需求,保证参观游览的高舒适性需求,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合理配置能源,实现项目整体低碳、绿色、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节能减排目标,进一步降低碳排放,努力实现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为城市副中心‘近零碳’示范区建设贡献力量。”沙钢介绍。
按照规划,2022年底,三大建筑将竣工验收。不久的将来,当市民在大剧院看演出时,头顶上的室内灯可根据自然光智能调节开启数量;夏天在图书馆看书时感受到的凉爽,多数是由地源热泵实现的“零碳”热交换;在博物馆看展时,灯光照明是由屋顶光伏发电提供的能源。
未来,这里不仅为市民提供多姿多彩的文化盛宴,成为充满活力的文化休闲中心,也将成为城市副中心又一张绿色低碳名片。